翻新时间:2023-06-26
《丝绸之路》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所以作者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仿佛听到”,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这句还与课文的尾句“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中国使者拱手致谢,高兴地说:“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二、对词语的理解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文中指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那一峰峰骆驼与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姿态各异,非常生动逼真(可结合插图让学生理解)。
浩浩荡荡:水势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显得极有声势。万余大军,边境守候,充分反映了安息国对中国来使的重视与尊重。
五彩缤纷: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指中国赠送的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绫罗绸缎均为丝织品。丝绸之路的商品,以中国丝绸为主,在古代的中亚、西亚以至非洲、欧洲都被视为珍品。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克特西阿斯就称中国为“塞勒斯”,意即丝国。公元3世纪的一位罗马作家说:丝国人制造宝贵的花绸,它的色彩像野花一样美,它的质料像蛛丝一样纤细。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丝绸之路横贯欧亚,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野和盐碱沼泽。文中用此词意在说明路途遥远。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武松打虎
- 有个俗气老妈我晕
- 我的爸爸
- 梦境
- 假小子的“武功秘籍“
- 我的朋友
- 妈妈的爱
- 我的变形金刚老师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第二章:人间突变
- 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 父亲
- 我家三国
- 最爱看书的人
- 我的后桌——是“虫虫”
- 谈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及方法
- 创新带来了生机——浅谈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 语文课堂教学的至上境界
- 刑侦声学
- 压缩机消声器的声学性能仿真分析及改进
- 汉语规范化和语文教学
- 以德育人 以理服人
- 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核心问题
-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 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初探
- 贾樟柯电影的声音美学
- 略论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
- 声音·数学
- 步出模仿作文误区,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 幼儿园建筑的声学设计
- 咬文嚼字教案
- 咬文嚼字教案
- 师说教案
- 师说教案
- 滕王阁序教案
- 中国现代诗四首教案
- 沁园春·长沙教案
- 离骚教案
- 咬文嚼字教案
- 师说教案
- 沁园春·长沙教案
- 师说教案
- 咬文嚼字教案
- 咬文嚼字第二课时教案
- 《滕王阁序》美读教学设想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