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丝绸之路》教学建议
1、导入新课时,可以在世界版图上画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让学生了解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一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介绍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丝绸之路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产生探究的兴趣。
2、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时候,可以先从把握主要内容入手,说说“丝绸之路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教师适时做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深入体会课文内容,如,作者在遐想古丝绸之路上与安息国互赠礼品一幕时,字里行间都体现了这条路是中西方的友好往来之路:安息国大军列队奏乐迎候来使,互赠礼品,彼此彬彬有礼,惊喜连连;这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绫罗绸缎,西方的鸵鸟蛋、魔术表演,都代表着双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发展。又如,作者由点到面,写了丝绸之路对加强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促进各国人民友谊起的重要作用,点明了这条路伟大的历史意义。然后再从写法上指导,“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
3、本文语言生动,史实与想象互相印证,叙述与明理相得益彰,适合学生朗读。教学时,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和西部辉煌的历史,激起自豪感。尤其是文中对中国同安息国交流一幕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具体可感,当时情境如在眼前,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而介绍史实时语句严谨,逐项陈列,朗读时宜清晰自然。
4、本文恰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要引导学生积累下来,如,“栩栩如生、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浩浩荡荡、五彩缤纷、崇山峻岭、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5、要激起进一步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丝绸之路的故事,并安排时间讲一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的爱
- 我们的校园
- 爱
- 春
- 暴风雨来临之前
- 小白兔
- 我的家
- 包饺子
- 卖红枣的山东人
- 日记一则
- 下象棋
- 草莓
- 毛巾与游园会
- 故乡的早晨
- 理发作文
- 我国地方文献的发展历程
-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
-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成人教育发展定位的思考
- 对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几点思考
- 地方文献特点和类型试论
- 浅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试论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案例教学
- 浅析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电子工艺课程中的渗透
- 试论“特朗普制”教学模式与大班课堂教学的控制
- 浅谈省属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 浅谈如何将新课程理念渗透于体育课教学之中
- 对地方文献收藏工作的点滴设想
- 浅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 试论构建中国的体育休闲娱乐人才培养模式
- 湖南家谱简论(续)
- 《葡萄沟》教案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荷花》句子分析
- 《小摄影师》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找骆驼》教案
- 《荷花》句子分析
-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案
- 《我不能失信》教案
- 《北京》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案
- 《玩出了名堂》教案
- 《一分钟》教案
- 《欢庆》教案
- 《奇怪的大石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