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2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草原》教学实录+练习+说课设计2

【教材说明】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什么地方才有这样的景色?

生:草原!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第十二课《草原》(板书课题)

请问你们的家有在内蒙古草原的吗?

生:(相互看)没有!

师:想了解草原吗?

生:想!(高兴地说)

师:在学习课文以前,请听蒙古族歌手给我们带来的嘹亮的草原牧歌,请大家结合图画欣赏。

(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听着这优美的歌声,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已飞到那辽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部分作了详细描绘?

生:第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小黑板上的教学内容)

二、研究学习

师:请听第一部分的课文录音,在听的时候,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播放录音)

(学生微闭双眼)

生1:我好像看到了草原的天空,天空是那么明朗,又是那么可爱。(板书:天空、明朗、可爱)

生2:我好像看到了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板书:地、一碧千里)

生3:我好像看到了小丘。(板书:小丘)

生4:我好像看到了羊群、大牛和骏马。(板书:马、牛、羊)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听的时候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翻开书,认真读这一部分,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生1:“勾勒”和“渲染”这两个词语我不理解?

(先让学生自己解决)

生2:“勾勒”就是用线勾边,“渲染”就是用颜色直接涂抹。

师:上黑板演示一下。

生2:到黑板上用粉笔演示:“勾勒”就是……“渲染”就是……

生3:“一碧千里”什么意思?

生4:一望无际都是碧绿的颜色。

生5:“翠色欲流”是什么意思?

生6:翠绿的颜色很浓,像是快要流下来。

师: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发现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并通过查找工具书相互作了解答,扫清了阅读中的“拦路虎”,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现在同学们比赛读,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

(学生富有激情地朗读课文)

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学生比赛,个个力争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有感情,看来,每位同学都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了。现在,再默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

(学生默读课文,小声议论。)

生1:我最留恋的是草原的天空。

生2:我最留恋的是草原的小丘。

生3:我最留恋的是草原的羊群。

生4、生5、生6……

(同学们争着说自己最留恋的景色)

师:同学们都想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好景象告诉别人,现在老师给每个同学提供一次机会,自由结合,相互讨论,把你们喜欢的部分设计成一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

(学生非常高兴,讨论热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小组汇报:

1组:游览后,我们觉得草原景色太美了,天空那么明朗,空气那么清新,让人心情舒畅,我们小组想给大家高歌一曲《蓝蓝的天空》(接着)唱起了歌曲。

2组:我们知道了作者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大花,把小丘比作中国画。

3组:我们知道了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们找出了与“碧”有关的词语: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绿毯,绿色渲染,翠色欲流。

4组:我们知道了那只有草原才具有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绿,我们就画了一幅“只有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看,那都是绿的,这些深浅起伏的就是柔美的小丘,洁白的羊群不正像无边绿毯上的白色大花吗?(展示图画)

5组:草原的景色让我们看也看不够,我们像作者那样既惊叹,又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6组:如果要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

(接着深情背诵)

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一幅美妙的草原风景图。看来,同学们都陶醉于这雄奇壮丽的草原风光了,这完全得益于作者优美的语言和传神的描绘。(看板书,连线),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先写了草原的天:天空明朗、可爱、空气清鲜,使人心情舒畅;然后写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翠色欲滴,小丘柔美,羊群似花,这样的迷人境界(板书:景色迷人)让人留恋,令人陶醉。

师:让我们把这优美的语言,这令人陶醉的景色永远留在记忆中吧!(大声背诵这一段,看谁背得快。)

(学生放声背诵)

三、拓展

师:同学们背得非常好,我们欣赏了草原上如此美好的风光,你们能不能仿照这种写法,向内蒙古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呢?

(学生动笔写片断)

师:现在进行课堂交流,有勇气的同学请到讲台上来读。

生1:我的家乡在山东菏泽,这里是“牡丹之乡”,也是“武术之乡”。每年春天,牡丹花开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牡丹是花中之王,有人说,牡丹象征着富贵,所以,我们这里每年都要举行牡丹花会,象征着菏泽逐步走向富裕。每年都有五洲四海的朋友来看牡丹,观看花会上的表演。我们曹州武术学校的节目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呢,朋友,欢迎你们来我们家乡做客。

生2:大家肯定对大蒜有所了解。你知道“大蒜之乡”在哪儿吗?大家肯定有过耳闻──山东金乡。进入金乡境内,一块“中华蒜都”的牌子便映入眼帘。等大蒜丰收时,一辆辆农用三轮车忙了起来,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蒜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食物,它的好处说也说不尽。“大蒜之乡”金乡随时欢迎你们来参观。

生3:我的家乡在哈尔滨,那里的景色可美了。春天,柳树刚发芽,为春天添了一份新绿;夏天,小草长得很茂盛,为夏天添加了浓浓的绿;秋天,树木的叶子大都黄了,松柏还穿着绿衣裳;冬天大雪纷飞,树枝变成了银条,天地之间形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请到我们家乡冰城来,我们热烈地欢迎您!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不但领略了优美的内蒙古风光,而且能把自己家乡的美好景色告诉内蒙古的小朋友。当你们走进蒙古包的时候,你们会觉得,内蒙古草原不但景美,人的心灵更美,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厨艺大赛
我的小鸡
果树一家比本领
参观气象站
我合格啦
我是微风
我最敬爱的老师
浓烟和烟囱
九江长江大桥
聪明大王(一)
与外教零距离接触
校园的玉兰树
第一次照相
我哭了
我的邻居
关于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关于市场营销课程多维教学模式探究
试论教师幸福感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共生关系
简析“全面素质质量观”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
试论高职院校学习型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探索
试析通识教育角度强化高职学生的就业柔性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试析高职“两课”教师的自身修养
关于高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发展策略
试论高职会计专业“沙盘模拟”教学法应用的思考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关于21世纪初高校教师职业角色新论
试析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试论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涉外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后记
一曲情动于衷的挽歌──关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解读的教学反思
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
鲁迅简评《红楼梦》
利用背景材料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
《林黛玉进贾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堂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在《红楼梦》结构上的意义
从《林黛玉进贾府》看凤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三“巧”
我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杂谈
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评李镇西《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实况
在对比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