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比尾巴》教学设计
总设计意图
《比尾巴》是一篇有关动物知识的儿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本教案用比赛内容、比赛选手、比赛项目、比赛结果等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童话世界中去学习、去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使课堂始终处于师生平等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朗读,感悟文章的意蕴,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朗读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教学目标
1.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一个生字,认识一个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好问句的语气。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六种动物卡片及相关尾巴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备注
(三)小动物们按照号码重新排好了队伍藏在名字里,等着小朋友们叫它排队呢?(点出小动物)
(四)认读:“猴、松、公、鸭、鼠”
1、动物们的名字里面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小朋友们会读吗?
2、要是能记住这几个字,就能牢牢记住小动物的名字,大家快来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几个字。
(一)1.自由说一说参赛的选手。
2、指名读词语。集体读词语。
(二)把认识的动物名字说给同桌听。(用“我认识......”)叫不出来的名字请教旁边的小伙伴或老师。
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
(三)指名学生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四)认读生字
1.自由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用“我认识了.....,我给......找了一个好朋友。”或“我用......方法记生字的。”说话)
在认识“比赛选手”阶段,教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六个词语和五个生字,通过由简到难,层层深入,巩固了生字、词的读音。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学会了交流。
课件出示六种动物的图片和词语及拼音。
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出示重新排列过的词语
出示生字“猴、松、公、鸭、鼠”
(一)比赛马上开始了,那有哪些比赛项目呢?
(二)指导朗读
1、赶快拼拼,有哪些比赛项目?
2、看小朋友们读的这么起劲,老师真想参加啊,欢迎吗?(教师示范读)
3、交流总结(像小耳朵似的符号叫问号,它提醒我们读这样的句子时声音往上扬,就象读第二声一样。)
(一)质疑。
(二)1.小组内自由朗读。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把、短、扁、最”
这几个生字的。
2、愿意的小朋友站起来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
3.通过交流,学生自己再次试读──比读──齐读。
在“比赛项目”阶段,教师有意识得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
通过教师的示范读、解说来分散问句朗读的难点。
出示比赛项目(六个问题一起出示)。
(一)小朋友们,比赛开始了,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当评委,帮它们仔细评评。(教师示范:我认为猴子的尾巴长)
(二)看,比赛结果出来了,你能公布一下吗?
(三)给动物颁奖
(一)指名说。(用“我认为......的尾巴......”)
(二)同桌互说
──指名说──男女生比说──齐说。
(三)用尾巴制作成的生字卡片给动物颁奖
通过图文对照,在评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长”、“短”、“扁”、“弯”、“好象一把伞”、“最好看”的意思。并通过颁奖,检查了生字的认读能力。
出示比赛结果(六个答案和图片一起出示)
课前三分钟,猜谜比赛。
如:脑袋聪明,手脚灵巧,喜欢爬树,最爱吃桃等
猜谜比赛
在猜谜中让学生了解动物,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课件出示有关动物的谜语
(一)1.小动物们的比赛结束了。小朋友们想不想来一场比赛啊!比什么呢?
2.先让我们来进行朗读擂台赛吧!
(二)写字擂台赛。
1、出示要写的字,认识“∠”
2、观察“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
3、让学生对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放“云”的笔顺。
4、教师范写。
5、教师巡视。
6、评比,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一)1.兴趣昂然的进入比赛。
齐读比赛内容。
3、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同桌对读──指名读,评一评哪队读的好。
(二)比写字
1、认读新笔画“∠”,书空笔画。
2、指名说一说“云”的笔顺。
3、上台在电脑上操作。
4、观看教师书写。
5、在书本上描一描,写一写。写好后同桌互评
擂台赛充满挑战意味、,符合学生的好胜心理。且人人参与,人人能体会成功的喜悦。
出示:
朗读擂台赛
写字擂台赛
出示比赛项目和比赛结果。
出示生字“云”
布置家作:
1、必选套餐:在三线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云”。
2、自选套餐:
(1)读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用书上的形式编一编儿歌。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实际水平,自由选择作业。
作业的布置体现弹性,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
出示家作内容。
五、板书设计
编辑短评:本次教学重点应该是识字。无非用了儿歌《比尾巴》的形式。教师的教学过程抓住了重点──识字的同时,又进行了理解尾巴特点的教学。但又没有完全局限在尾巴特点理解上。看来,突出重点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教学中时时需要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一)出示画面
(二)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动物王国去参加一场有趣的比赛。比什么呢?赶快拼拼吧!
(一)观看课件
((二)自由拼读,指名拼读,集体拼读。
动人的旋律,教师的言语,美丽的画面,使学生进入了触手可及的童话世界,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
课件出示森林动物大会的音乐,出示带拼音的“比尾巴”
(一)1.那么,你知道今天比赛的选手有那些吗?
2.给图,拼音认词
正音:“松鼠”中“松”是平舌音,“鼠”是翘舌音,“子”读轻声。
(二)动物们都出场了。看,这就是比赛名单,你能叫叫它们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是麦子
- 夏日
- 彩虹.石桥谁好
- 小狗布丁
- 我爱大自然
- 春天
- 假如我是……
- 春
- 爱的小屋
- 看图打苍蝇
- 好一个
- 雨中的小公园
- 小兔运南瓜
- 逛早市
- 跳皮筋
- 偏失与重构:析高职教育教学观念的现状及对策
- 试析能力导向的高职高专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 关于高职顶岗实习实施方案的研究
- 试论福斯特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 试析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学制立法的演进
-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 试析国外职业教育看中国
- 关于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钩沉
- 关于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体制构建刍议
- 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
- 试论高职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 关于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管窥
- 试论从国外职业教育立法看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
- 关于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 关于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追问
- 关于荀子
- 如何运用“台阶情景式”教学法讲授《劝学》这篇课文
- 《荀子》概论
- 荀子的教育思想
- 《劝学》全文
- 荀子的“声非加疾”观点错误──兼谈谈“顺风而呼,而闻者彰”句的科学依据
- 荀子的“天人关系”论
- 中国古代的“劝学诗”
- 《劝学》中理解有争议的“而”意义试说
- 寓议于喻的典型──浅析《劝学》中的比喻
- 《劝学》新解
- 《劝学》解说
-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多思迸出智慧花──《劝学》教学创造思维的培养
- 《劝学》赏析
- 淳淳之心 淡淡之美──《劝学》的思想美、逻辑美和语言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