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板书课题)
二、释题明意
齐读课题,“侣”是什么意思?(伴侣、同伴)课题是什么意思?质疑课题。(为什么要选择书为自己的同伴?)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
4、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5、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解决作者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四、读文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书到底有怎样的魅力,使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作为自己唯一的伙伴呢?
作者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家,不论朋友见了多少面,家回了多少次,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东西。说明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读而不厌。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注意评价的多样性。)
此外,你觉得作者选书作为自己的伙伴还有什么原因吗?
(尊重学生的独特解读)
2、作者认为一本书可以常读常新,不管读多少遍,她也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方法。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内容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产生共鸣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每读一遍书,我们都会收获与上一次不同的体验,寻找到新的发现。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学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的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者听了作者的读书体会,你有什么启发?和大家谈一谈。
学生总结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经验,或从作者的介绍中总结收获。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泛泛地涉猎,大都不求甚解。现在我们再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课堂总结接读全文,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六、神奇岛
今天,你独自驾舟来到一个神奇的小岛,想领略岛上奇特的风景,必须先要通过岛上居民建造的智慧宫殿,你准备好了吗?
1、书法阁:
请正确、漂亮地书写“侣、豫、盒、娱、趟、诵、零、编、某”等字。(温馨提示:想要写好写对每个字,一定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还要特别留意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一些笔划较多的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
2、留音库:
请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
3、藏书殿:
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长城观日全食
- 打乒乓球
- 记一堂美术课
- 我和爸爸之间的秘密
- 我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 盼望着
- 记一次消防演习
- 我和时间赛跑
- 终生难忘的一次野炊
- 第一次喝酒
- 难忘的夹弹珠比赛
- 这也是一种快乐
- 暖心的一句话
- 给文竹修剪叶子
- 博物馆一游
- 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的相互关系
- 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应超越严格体系化思维
- 民事裁定上诉审程序之检讨
- 物权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 小议民诉法中的“诉权理论”
- 从解释论看物权行为与中国民法
- 民法上的“停止侵害请求权”
- 欠款案件诉讼时效及举证责任的分配
-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中)
- 修订民事诉讼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 情事变更原则之理论与实际——债法之比较研究
- 中国近代民事诉讼法学的诞生与成长
- 对追究上级主管部门连带民事责任的法律思考
- 民法典的立法程序问题
- 存款合同已履行,利息属实际储户
- 去年的树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段的教学设计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之一
- 《乌塔》教学设计之一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一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之一
-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塔》教学设计之五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二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之一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之二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