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8
《梅花魂》说课设计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爱心小学的赵秀华,今天由我完成说课任务。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生动感人,情真意切。它讲了一位旅居国外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
全文采用回忆的写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着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即:教“我”读唐诗宋词;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帕。最后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学情分析】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外祖父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年级学生应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识字不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在本课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要引导学生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设计理念】
以教材为依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开展师生对话,在对话中交流,在对话中成长。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的内容,品词析句,体会“梅花魂”的含义和华侨眷恋祖国的情怀。
3、拓展阅读思乡诗,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梅花魂”的含义和华侨眷恋祖国的情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流程】
本课时的教学分以下四个环节完成:
第一环节:了解内容,初悟情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让学生在学习完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围绕“想象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几件事?魂在课文里指什么?”来认真读课文,在充分阅读整体感知。
第二环节:品读言语,体会情感:
此环节重点抓住课文中围绕梅花来写得的三件事,展开学习,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汇报,教师点拨。重点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通过梅花寄托的爱国之情,结合所学,举例说说中华民族有骨气的人,让学生产生赞扬并学习这种品格的动机和愿望,也是学生明白外祖父爱梅花即爱祖国的这种感情。从中领会课题“梅花魂”的含义。
第三环节:激情结课,升华感情:
为了使学生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课末以诵读《我的中国心》来激起情感的高潮,激发学生深刻领会外祖父的爱国情和思乡心。
第四环节:读读写写,积淀情感:
通过背诵思乡诗来再一次加深学生的感受。
【说板书设计】
板书将围绕梅花回忆的几件事一一列出,并在其中体现单元的训练重点,即首尾呼应,同时再现结构,清晰、明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记
- 四季竹林
- 四季
- “求是”报名记
- 我的座右铭
- 我哭了
- 溜冰感受
- 家乡的大海
- 飞扬的梦
- 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
-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油漆
- 不该发生的事
- 扩写送书
- 假如我会克隆
- 笨笨风铃
- 漫话清明节
- 中国现行死刑政策的评价及其反思(3)刑法论文(1)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传承关东民俗风情
- 江浙地区清明节习俗之清明果起源探究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6)刑法论文(1)
- 清明节的诺言
-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 以学校为主阵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于和伟:所有春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继承
-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刑法论文(1)
-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 渗透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3)刑法论文(1)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西门豹》
- 《鸟的天堂》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翠鸟》2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泉水》教学设计1
- 《开国大典》
- 《泉水》教学设计2
- 《称赞》教学设计1
- 《荷花》 教案
- 《称赞》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