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2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
2、配乐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
“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还不行,请做上记号。)
检查、汇报。
(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
三、自由快速读课文
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
讨论、汇报:
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为什么?
⑴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
⑵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
① 梅花本身的特点:
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
② 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
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
③ 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
(板书)
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⑶ 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
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
(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
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
1、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
2、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
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七、总结,谈收获
1、“魂”指什么?
2、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
3、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八、课外作业
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暗香
- 我和音乐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伴着音乐一起飞翔
- 孔子办学
- 千金难求真性情
- 第一次爱音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西部的歌声
- 歌中情
- 爱上莫文蔚
- 音乐的魅力
- 我喜欢音乐
- 欲速则不达
- 浅谈中国发展道路
- 变频技术在地铁自动扶梯上的应用
- ITS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
- 浅谈从毛泽东的治学观看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探讨
- 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共线运营方案
- 创造新生活方式与城市发展共赢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
- 论现代音乐(1)
- 南京地铁一号线空调通风大系统运作方式与能耗初步分析
- 高速地铁隧道内风压变化研究
-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的思考
- 浅论中国审前羁押程序之反思
- 论和谐正义观
-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交通建设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难点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重点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 《小英雄雨来》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阅读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训练素材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目标
- 《夜莺的歌声》范文习作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写作指导
- 《小英雄雨来》考点练兵 积累篇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范文习作
-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