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桂花雨》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桂花雨》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这段时间,咱们校园里经常可以产闻到一种什么香?(板书:桂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板书:雨)。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粗知课文大意
1、用轻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⑴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样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 这里的桂花又是怎样?
⑶ 为什么母亲要这么说?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⑷ 是呀,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闻着家乡桂花,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饼,喝着桂花的茶……桂花伴随着母亲的生活及至生命。我们不难看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乡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东,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诉说她童年时的“摇花乐”的?
⑴ 轻声读。
⑵ 指导“我”说的话,以及最快乐的那一部分:
体会“迫不及待”、“赞美”这两个词。
⑶ 作者为什么听到妈妈说的这话,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3、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归整体
课文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熊猫姐姐”
- 我心中的好老师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 我的老师
- 辛勤的园丁
- 关怀
- 我的老师
- 我的老师
- 我的理想
- 老师的眼神
- 我最敬佩的人
- 苗老师
- 我们的语文老师
- 我心目中的老师
- 我的数学老师
- 浅谈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
- 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 邵氏兄弟(香港)公司大制片厂制度分析(1)
- 谈谈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1)
- 中国电影市场综述(1)
- 苦难 光荣 希望(1)
- 大牌导演:超前与落后(1)
- 浅谈道德情感的传播
- 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 新世纪德国电影中的“柏林墙”(1)
- 中国电视剧的几点思考(1)
- 大片时代,《赤壁》提供了什么(1)
- 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研究展望(1)
- 后现代英雄的低俗小说
- 项目教学法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应用
- 自主 开放 实践 发展──《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案例与评析
- 仿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优秀习作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杂谈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别从“板鸭”走向“野鸭”
- 鼓励独立思考,尊重个人见解
- 引导自主学习,享受阅读乐趣──《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片断欣赏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 试谈低段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看图提问题──《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随笔
- 由一位学生小小的举动引出的思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