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指3~5名学生在上课前讲故事。
点评:课前让学生自由讲故事,巧妙地创设了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化解了学生紧张的心理,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课堂上轻松学习作了辅垫。
【教学过程】
一、故事诱导,赏中入境
1、播放录音,生听故事。
2、生听后根据故事质疑。
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教师归纳为学习目标。
点评:以童话故事开课,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继而在故事中巧设悬念,诱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想象表演,趣中释疑
1、生自由读课文2、5、7自然段,思考:
虾将军会对鲸讲些什么道理?
2、同桌合作,想象表演鲸和虾将军争吵的场面。
3、指2~3桌同学配合表演,师生评议,评选出最佳搭当。
4、生快速浏览课文2、5、7自然段,用线画出最能说明“鲸不属于鱼类”的语句。
5、指名读所画语句,师生评议。
6、全班齐读画线部分,加深理解与记忆。
点评:教师采用“角色表演”、“评选最佳搭当”等形式,使学生感到趣味盎然,同时,采用角色表演换位思考的方式,更便于学生理解。
三、自我介绍,乐中求知
1、指名读3、4自然段,其余边听边画出文中描述鲸的种类及其主要特点的语句。
2、轻声读第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那种鲸,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指3名同学上台“自我介绍”。
4、师生围绕“自我介绍”内容及方法进行评议,渗透基本的说明方法。
点评:教师抓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征,让学生“自我介绍”,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练说的机会。
四、想象作画,动中领悟
1、小组齐读第5自然段,边听边想:
怎样判断鲸的种类?
2、出示书中插图,指名判断鲸的种类并说明理由。
3、根据文中叙述,在插图上添画齿鲸的水柱。
4、生自由读第6自然段,读懂后用笔画出鲸睡觉时的样子。
5、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
点评:针对浅显易懂的文字,教师舍弃繁琐的讲读,放手让学生自由读书,并根据文中叙述想象作画,以画促读,以读促思,让学生在动手绘画中求得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六、拓展延伸,练中创新
1、快速浏览全文,准备做小导游向大家介绍鲸的有关知识。
2、推荐“导游先生”、“导游小组”各一名上台为大家介绍。
3、小练笔:
围绕“虾将军与鲸”的争吵,编一则童话小故事。
点评:教师别出心裁设计“争当小导游”活动,再次把这节课推向高潮,使学生倍感新奇,信心剧增;此外,课后安排“编写童话故事”的小练笔,为学生拓展了一个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思维空间,体现了读写结合,具有创新意识。
【总评】
1、顺应儿童心理,设计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爱表现自我、争强好胜等心理特征,采取“形象表演”、“自我介绍”、“想象作画”的方法,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2、“乐”字贯穿教学始终。从开课讲故事,到结束编写童话故事,教师紧扣“趣”字不放手,变换多种形式,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快乐
感,把快乐真正带进课堂。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上,教师有意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练说、练画、练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说、画、写的过程中自由想象、自由创造,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
- 爷爷,您回来吧!
- 我的爸爸
- 开心果
- 感恩父母
- 叶战
- 我的表妹
- 母爱深深
- 我爱我家
- 让我时刻感动的妈妈
- 爸爸真辛苦
- 妈妈哭了
- 我发现我长大了
- 那一夜,我很凉快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浅谈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 浅谈对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的反思
- 数字转播车规模设计思路的突破与一级切换并车的实践(1)
- 关注新课程中历史教师角色的转变
- 浅谈高师教育改革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尝试
- 浅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问题解决
- 浅谈主持人采编能力的重要性
- 互动的观看表演——电影传播中的受众分析(1)
- 中国教育史上教师角色的德育职能定位关
- 投入不足: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危机
- 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 关于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理论分析
- 世纪转折时期的历史见证 ----论90年代中国的影视文化(1)
- 论高职院校诚信校园文化建设
- 经济类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1)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 松鼠
- 松鼠饲养小知识
- 松鼠是益兽吗?
- 食物到哪儿去了?
- 蚂蚱打赌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点评
- 松鼠习性介绍
- 花生小资料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课前准备题
- 落花生简介
- 松鼠简介
- 无法琢磨的花生
- 《识字二·自选商场》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