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2
《落花生》课文简说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践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对于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普普通通的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学生把二、三两段合并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达上颇具匠心:详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时言辞朴实无华。尽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和深奥的说法,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图一幅,画的是在一个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后院茅亭里过花生节的情景。桌上摆满了花生做的各种食品,难得回来的父亲正在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着什么。从画面上看,作者“我”还很小,只有七八岁,可父亲关于花生的一番评议,却深深印在了他们姐弟们的心里。由此,再次印证了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积极的教育的重要。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文章详略的合理安排,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我的祖国
- 爬山
- 我
- 我喜欢吃的水果——石榴
- 我的自画像
- 阳化河
- 西大街
- 我的老师
- 帮助奶奶做家务
- 失败的足球赛
- 捡到10元钱之后
- 有趣的科学课
- 我喜欢的玩具——“超音速”
- 美丽的家乡
- 大海
- 权力意志之制约
- 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广告的关系
- 关于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问题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仲裁公平合理原则不排斥法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忠孝思想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
- 中国建筑环境文化的价值意义
- 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社会保障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王天下——殷周之际对中国文化的奠基意义
-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广告欺诈的防治对策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价值发生的人性基础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再认识
- 学生宪法权利与学校自由裁量权
- 遗产税立法若干问题探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燕子》片断赏析:引一引 峰回路转 放一放 海阔天空
- 《燕子》综合资料
- 《燕子》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二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教学设计之六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教学设计之四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五
- 《燕子》重点语段练习设计
- 《燕子》片断赏析
-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一
- 《燕子》多角度状物
-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