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词句解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词句解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地震中的父与子》词句解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以下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

1、“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了不起的父与子”,是提领全文内容的关键句子。抓住它品读全文,其他重点句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再没人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就会迎刃而解。
“了不起的父与子”要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其他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就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不停地挖掘。人们劝阻他,“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他便埋头接着挖。”“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

2、“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为什么文中3次出现反复出现类似的话?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


二、对词语的理解

昔日:指往日,从前。

废墟:城市或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疾步:快步行走。

绝望:毫无希望了。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开辟:开发开垦,把荒地开垦成可以种植的土地。本课是打开的意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变废为宝
我们的校园
变化多端的云
我喜欢的声音
养鱼
照片里的故事
我向往的地方--西沙群岛
偷偷摸摸的看电视
家乡的小枣
宽容让我进步
举世无双的宝贝——我
新世纪广场
打针
公园里的花
中国个人数据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展望_民法论文(1)
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_民法论文(1)
韩国民法上的传贳权制度_民法论文(1)
民事诉讼视角下个人独资企业债务的承担_民法论文(1)
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性质的再思考 _民法论文(1)
析垫付责任_民法论文(1)
信息公开、知情权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_民法论文(1)
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运用之我见_民法论文(1)
网上消费者个人诚信危机探析 _民法论文(1)
论我国破产监督人制度的设置思路_民法论文(1)
论《民法通则》与《物权法(草案)》的合宪性_民法论文(1)
“抢媳妇”现象刍议_民法论文(1)
我国现代商号制度的完善_民法论文(1)
再论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与善意取得制度_民法论文(1)
中国民法典的基本理念_民法论文(1)
《静夜思》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谈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思路及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找春天》口语交际课
《影子》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
《荷花》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