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2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建议
1、如有条件,可让学生查阅有关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
2、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借助工具书特别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还要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请作者写作思路和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为什么说“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恐惧,7岁的阿曼达怎样鼓励同伴。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三是要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以表现他的绝望与悲伤。“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发现儿子后父子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
4、要抓住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在阅读中学习表达:
如“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父亲为了救儿子,整整挖了36小时,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这句话不是直接写36小时,而是从8小时写起,这样写,表现出艰难的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儿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5、在品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拓展活动:
如编排课本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复述能力,内化语言,一方面可营造关心孩子、勇于担当责任的育人环境氛围;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方式,读其他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等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秋天的家乡
- 我的发现
- 我家的猫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我家的淘气猫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畅游魔仙堡
- 支票的托收手续
- 简述英国要求中小学教师获硕士学位
- 废旧材料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机电一体化粉体精密计量装置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 供应链融资风险分析模型的构建策略分析
-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 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数学课堂闪光
- 投产博苏化学新异氰酸酯工厂
- 反收购模式的差异和趋同比较分析
- 新疆生物质能源工程“破茧待出”
- 浅析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粒子滤波在GPS 动态滤波中的应用摘要
- 谈儒家伦理道德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 房屋出售一年有余 卖方无权要求返还
- 谈完善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细节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重难点分析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字词梳理
- 《春天在这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 《邓小平爷爷植树》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作者趣闻
- 《邓小平爷爷植树》生字扩词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重点句品读
- 《春天的声音》
- 《春天的雨》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 《春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