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2、从读中感悟,从对比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3、在创设的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恰当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
1、师述:
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30万人受到伤害。那是怎样的灾难哪?地震太可怕了!震后的废墟更危险,因为那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废墟的事。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2、(引读)在混乱中(读第2节)。
3、读议:
此刻,父亲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出父亲的话吗?(极度悲痛,撕心裂肺地喊叫声)
4、读中体会重点句:
(引读)跪在地上大哭一阵后,他猛地想起……(点击句子1)出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好!我来把前半句改一下,你们说后半句,谁来试一试?
⑴ 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
(父亲和阿曼达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
⑵ 阿曼达在和同学踢足球,腿骨折了,疼得直流眼泪──
(父亲带着阿曼达去医院,帮助他恢复健康!)
⑶ 对!说得真好!大家说说,现在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下,生死未卜──
(父亲想办法找到他。)
5、小结:
对!如果他还活着,父亲一定要马上见到他,看他是否受了伤;万一死了,也一定要见到他!这就叫──(再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4~24自然段,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⑴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①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的爱是多么伟大。
② 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
③ 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④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⑵ 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们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
① 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② 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
③ 指导读:
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他们心中似有千言万语,让我们用朗读来表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吧。请大家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⑶ 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源于那朴实而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
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口语交际,升华感情
1、是的,大家都觉得这对父子了不起,周围的人们包括那14个孩子的父母就更加觉得这对父子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
2、自由选择角色,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3、师:千言万语化作我们真诚的祝福,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对了不起的父子,齐读课题。
四、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回忆孟郊的古诗《游子吟》。
2、补充表现伟大母爱的文章《娘》。
3、布置作业:
记下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母爱的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节约从每一张纸做起
- 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
- 我是一棵树。
- 环保,从我做起
- 我们要环保
- 苍蝇家族开Party
- 小学生环保
- 拯救小生命
- 地球生病了
- 被折断的小树
- 地球母亲的诉说
- 保护绿色家园
- 环保小卫士
- 今天的油,明天的泪
- 环保工作
- 2008年县“联县驻村帮扶”工作总结
- 旅游局 “五•一”黄金周工作总结
- 2008年英语工作总结
- 春节期间廉洁自律反对奢侈浪费工作总结
- 2008年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 林业局政务公开总结
- 怎样写年度总结
- 2008年干部管理室工作总结(纪委)
- 关于开展庆祝建国五十六周年主题团日
- 乡镇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情况总结
- 中学英语课改工作总结
- 2008年期末工作总结
- 2008年厨师工作总结
- 关于做好我为团旗添光彩主题团日
- 整改提高阶段“回头看”工作小结
-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 财政政策:“积极”的路还要走多远
- 地方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
- 税收立法民主化的特殊条件
- 国际税法理论研究述评
- 所得税法改革与社会公平
- 税务代理法律问题研究
- 纳税检查后如何进行增值税账务处理
- 利息税的命运:取消还是调整?
-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与立法问题思考
- 试论我国财税法教学的人才培养
- 实行体制创新是农民增收的关键
- 2000年财政货币政策取向
- 浅谈我国财政风险的法律控制
- 论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课例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杂谈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
- 老北京与新北京
- 《北京亮起来了》课后反思
- 语文有效对话中要披文入情──《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案例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
- 摔不破的“蛋”
- 美丽的北海公园
- 《北京亮起来了》教后感
- 北平的四季
- 《北京亮起来了》反思
- 从北京看中国的变化
- “机智”源于“积淀”──《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感悟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