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
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
(献给母亲的歌。)
2、叙述“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
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
1、一读课文:
⑴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 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⑴ 按要求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⑵ 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
⑶ 深入理解感悟: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三、联系实际,赞“母爱”
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
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让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
【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母亲── “冷漠”处理 尽责的“爱”
儿子── 独自看病 “路线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爸爸
- 过生日
- My Mother(我的妈妈)
- 下雪了
- 母亲的爱
- 我
- 安全小论文
- 登山
- 那尊石像
- 天上不会掉馅饼
- 一次难忘的春游
- 爬天平山
- 在迎接世博的日子
- my sister(我的姐妹)
- 寒假趣事
- 浅谈乡镇条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关于公选、直选乡镇领导干部与党的领导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 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
- 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
- 1950年代初期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实征考察
-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我国农地制度改革
-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 文化价值观的经济学:何以可能,何种进路?
- 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的财政对策思考
- 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 对乡镇机构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几点思考
- 中国学术界30
- 集体土地制:中国乡村工业和渐进转轨的根源
- 谁是第一位登月人
- 《回声》课堂实录与点评
-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
- 什么叫天空和太空
- 《回声》突破难点
- 《回声》学习要点
- 《回声》要点指路
- 演示小实验,突破“回声”难点──《回声》教学谈
- 《回声》课堂实录及反思
- 《回声》课文提示
-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 《回声》教学实录
- 月球概况
- 航空、航天、宇航有什么区别
- 航天时代的序幕──科学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