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金钱的魔力》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首先上场的是托德。“我”来到裁缝店,托德以衣取人,对“我”表现得漫不经心,十分怠慢,对“我”十分轻视。当“我”因“身边没有带着零钱”而“胆怯”地请求他“通融通融”的时候,竟遭到他十分刻薄的嘲讽。当这一嘲讽引起“我”的“冒火”时,他的态度才“稍微”有所改变。作者的这些描写,目的是极力表现托德的势利眼和傲慢无礼。
当“我”真的把钞票拿出来后,托德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笑容遍布满脸”,托德的见钱眼开,表现出了托德对金钱的贪婪。而当他向钞票瞟了一眼,发现是百万英镑时,他的“笑容马上牢牢凝结”,“变得毫无光彩”。作者对这一“凝结”的笑容作了细致的刻画,反映了托德此时的窘迫、难堪。作者就这样通过钞票拿出前和拿出后的强烈对比,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神态的生动的描写,活脱脱地刻画出了托德市侩小人的形象。
接着出场的是裁缝店里的老板。在“我”与托德交涉的时候,老板始终不露面。而当他听到“钞票”二字,他“赶紧跑过来”,“兴致勃勃”地询问是“出了什么岔子”。老板的势利和见钱眼开,较托德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他看到是百万英镑时,就“吹了一声轻松的口哨”。这“一声轻松的口哨”,既是为了打破僵局,缓和气氛,同时也暴露了他见到百万富翁时的满心喜悦。因为他想这下他可要发大财了,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接着,作者便细致地描写了他的语言,通过语言反映了他的一系列的活动,最后还送出门去。可见,他为了金钱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甚至降低自己的人格。作者就是这样刻画出了老板的唯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丑态。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二是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三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其中,第一、二个方面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扩写送书
- 家乡的大海
- 飞扬的梦
- 四季竹林
- 溜冰感受
- 笨笨风铃
- 给布什总统的一封信
- 四季
- 树杆为什么涂上白色的油漆
- 我的座右铭
- 假如我会克隆
- 不该发生的事
- 日记
- 我哭了
- “求是”报名记
- 让清明节“清明”起来 等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6)刑法论文(1)
- 清明文化的发源地——山西介休县绵山
- 于和伟:所有春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继承
- 渗透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思维的启示
- 刑讯逼供和暴力取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3)刑法论文(1)
- 两岸学者“寻椽”清明文化
- 清明节的诺言
- 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传承关东民俗风情
- 中国现行死刑政策的评价及其反思(3)刑法论文(1)
-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刑法论文(1)
- 以学校为主阵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江浙地区清明节习俗之清明果起源探究
- 漫话清明节
- 《开国大典》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泉水》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1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泉水》教学设计2
- 《西门豹》
- 《称赞》教学设计2
- 《鸟的天堂》
- 《荷花》 教案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1
- 《翠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