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设计5
翻新时间:2015-12-12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芝、獐、猕、禽、瞑、窍”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猴王无畏的性格。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第三组的第五篇课文,是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课文叙述了石猴的一段经历。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2、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孙悟空,那么你们知道,在最初时,他是怎样出世,又是怎样成为花果山美猴王的吗?今天就请同学们学习《西游记》第一回中的一个片段──《猴王出世》。
二、“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放课文录,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1、组织交流。
2、小组内交流:猴王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可充分的说,相互补充。
(全班交流。)
3、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引导学生互相启发,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和老师听。
先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读后师生评议。
5、学生读时,引导学生读好半文半白的句子,读出猴子的顽劣和石猴的胆大,敢做敢说。
6、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7、抄写喜欢的句子或词语。
三、课外拓展
美猴王如何学得一身本领、怎么会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西游记》,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得认真,谁读后收获大。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2、搜集有关孙悟空的资料。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
猴王出世:生活情况
山涧源头:发现水帘洞
拜石猴为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卷笔刀
- 未来的汽车
- 春天
- 第一次乘飞机
- “六一”儿童节
- 第一场大雪
- 闪光的蝴蝶结
- 我的一家
- 日记一则
- 小鱼和小河
- 妈妈的爱
- 妈妈的爱
- 音乐喷泉
- 这种愉快只有我知道
- 游牡丹园
- 对于手缝工艺课程创新的思考
- 用语言学的方法分析短消息语言和行为
- 分析当今艺术终结后的构思
-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历史地位
- 对物权法中占有制度的思考(1)论文
- 试论艺术创作的基本道理
- 谈旦本戏正旦的喜剧性与杂剧喜剧手法的发展
- 书法学习中技能习得的心理机制
-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 英汉谚语的比较
- 关于涉外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制度刍议(1)论文
- 财产征收程序研究(1)论文
- 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浅谈现阶段我国司法考试制度(1)论文
- 新民主社会主义论[中]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拾零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学一得
- 《司马光》教学偶得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
- 《司马光》课堂教学教案
- 《司马光》教学一得1
- 《司马光》教学实录
- 《司马光》教学实录之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吃水不忘挖井人》
- 《司马光》片段1
- 《乌鸦喝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