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导读
翻新时间:2023-01-18
《草船借箭》导读
《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设计,妄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的故事。读了全文,大家都佩服诸葛亮才智过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一、将计就计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很想除掉他,就在商议军事时,限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枝箭,而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满以为诸葛亮钻进了他的圈套。其实,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由此可见,诸葛亮谋略过人,早已成竹在胸。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造箭的情况,诸葛亮却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用,又顾全大局。于是,反请鲁肃帮忙,为他准备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和青布幔子。鲁肃信守诺言,没有走漏半点儿风声。这样,周瑜不仅没有获得真实的情报,客观上还为诸葛亮计谋的实现和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大雾漫天,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一起去取箭。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诸葛亮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特点,料他看不清虚实,决不肯轻易出动,只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因此,没费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借箭的过程,不但显示出诸葛亮丰富的天文知识,而且说明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取箭时,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的沉着镇定。
最后,课文以周瑜的一声长叹结尾,诸葛亮草船借箭大获全胜。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抓住上述“三点”,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谢谢“总复习”
- 一处美景--我们的社区
- 我爱家乡的橄榄
- 难忘的一次放烟花
- 榕树盆景
- 秋之美
- 苍兰
- 小鱼的哭泣
- 我想告诉同学们
- 美丽的郑州
- 我的宠物----小狗
- 看哪:垃圾筒里长出了一棵小树!
- 我以前的同桌
- 愉快的植树节
- 我爱故乡的梨
- 浅谈审计领域的数据分析报告
-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
- 关于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审计的几点思考
- 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初探
- 政府审计与CPA审计的期望差距比较
- 计算机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 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 美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改变
- 中美国家审计体制比较研究
- 计算机证据与计算机审计技术
- 各国审计长之宪法规定比较
-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有关问题探讨
-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创新思路对我国的启示与思考
- ERP环境下企业的风险管理审计
- 《最后一课》难句解析
- 《最后一课》学法指导
- 《最后一课》研读赏析
- 《最后一课》结构分析
- 《最后一课》问题探究
- 《最后一课》阅读指导
- 震撼人心的一课
- 有关都德的《最后一课》
- 《最后一课》课文题解
- 《最后一课》中心思想
- 一个“可怜”而又伟大的形象
- 《最后一课》写作特点
- 《最后一课》汉译及其社会背景
- 磨坊书简
- 《最后一课》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