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将相和》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教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
2、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
3、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
1、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简介导入: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掌握生字词;
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2、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滨江花城
- 美丽的金雁湖公园
- 星空下的遐想
- 美丽的文景公园
- “鸟巢”
- 游千岛湖
- 嵊州大桥
- 校园秋景
- 还想上棋盘山冰雪大世界
- 烟花
- 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菊花
- 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 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
- 市法院2009工作报告
- 县年度计生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09年度公安宣传工作总结
- 区政府绩效评估办2009年工作总结
- 2010高三班级工作总结
- 2010-2011年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整顿班风
- 2010-2011年上学期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09年度民政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 2010见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 法院政治部2009年度工作总结
- 2010-2011上学期见习班主任工作总结
- 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面对困难,誓不低头
- 离退处2009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计划
- 2010-2011年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增强班级凝聚力
- 调整企业效益评价的心理参照系统,重视社会责任
- 灰底白板纸和白卡纸是两种常用的包装材料
- 城市燃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发展
- 液化气石油气汽车在丹东的发展
- 液化石油气汽车的前景、市场及其对策
- 对国内锂分布与提取研究
- 三嵌段共聚物与苯乙烯薄膜形态研究
- 网络在燃气行业的应用
- 淄博市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储罐增压方法探讨
- 中国液化气进口和消费状况分析
- 青岛生物谷运行与发展的整体研究
- 展OSH体系认证提高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水平
- 铁磁材料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EWP高效污水净化器在造纸污水治理的应用
- 阿卡波糖的热力学吸附研究
- 上公开课的感觉──痛并快乐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随想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重难点疑点解析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近义反义词
- 麦哨
- 网络多媒体给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谈
- 关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杂谈
- 比萨斜塔下什么都斜
- 麦哨的做法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好词好句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文本链接
- 伽利略刻苦钻研的故事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