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将相和》教学设计5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四、教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
1、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
2、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
3、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
1、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
2、简介导入: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
二、学生默读课文(自学)
1、掌握生字词;
2、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
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
2、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
3、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
4、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
四、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
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
2、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新发现
- 我们的课余生活
- 香村美景
- 赛尔号飞船
- 未来的世界
- 大海边玩耍
- 一件难忘的事
- 家乡的特产
- 好球!
- 第一次游泳的酸甜苦辣
- 我的小表妹
- 夏天
- 未来的图书馆
- 拥抱大海
- 古银杏
- 谈创建学习型审计机关
- 浅谈如何撰写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 浅谈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
- 国有粮食收储企业舞弊手段及审计对策
- 试论教学相长原理在中学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财政支农资金审计思考
- 浅谈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 公共政策理论基础研究的进展-公共政策论文
- 如何撰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与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 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公共政策论文
- 全球化与公共行政-公共政策论文
- 基于工作过程的审计实务专业学习领域的开发
-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法教学分析与对策研究
- 无形资本理论与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公共政策论文
-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穷人》讲课设计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白杨》教学设计
-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
-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太阳》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