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金色的鱼钩》A、B案
学习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
2、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
3、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
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2、同学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
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3、鼓励朗读,并请学生再次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一棵榕树
- 四季
- 习惯
- 秋游
- 寻找春的踪迹
- 绿色公交车
- 爱的思考——读《爱的教育》有感
- 节约每一滴水
- 思念的梦
- 科学是什么
- 大峡谷漂流
- 我——小鲨鱼的遭遇
- 抱犊崮一游
- 山林里的春天
- 库木塔格沙漠游记
- 试论大学英语精读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运用
- 试析实用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 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性别不公平的外部因素分析
-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浅谈社会分层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试析医高专校院(企)文化对接建设思考与实践
- 试论地方普通高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浅谈新形势下构成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 试论情感因素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 关于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招聘工作浅析
- 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思考
- 探析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探索和体会
- 浅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 《故乡》写作特色
- 《故乡》写作背景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强化练习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同步练习
- 《故乡》习题精选
- 《故乡》词语解释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课文评点
- 《故乡》词义辨析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教学设计
- 《故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