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16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 “超人“归来
- “小咕咕”歌唱家
- 表弟是个多面派
- 学习林浩好榜样
- 典型的浪费时间的组长
- 友情
- 我的超级无敌粘粘妈
- 哭泣了
- 我是怪人
- 懒爸爸修水龙头
- 我是“三好学生”
- 我的好朋友
- 我最熟悉的人
- 人狼恩仇
- 对于关于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战略思考(1)论文
- 论植物状态人的精神损害赔偿
- 中部地区产品市场发育现状分析及其思考(1)论文
- 试论优先权在我国物权法上的取舍
- 论语文教学要关注朗读的有效性
- 论沈阳市知识服务业发展对策(1)论文
- 虚拟所有权初论
- 论小学数学教学应体现生活化
- 论民法与商法的理性品格
- 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
- 浅谈信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
- 探析违约责任的几个问题
- 分析湖北文化产业经营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1)论文
- 国资委与国资运营主体法律关系的定性探讨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片断与反思
- 书画合一,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泊船瓜洲》教学片断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闲书”不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案例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感悟写法——《窃读记》教学案例
- 体会窃读的意义——《窃读记》教学案例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品味窃读的滋味——《窃读记》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