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30
《儿童诗两首》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学习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学习《我想》
1、导读引入,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2、诵读诗歌,感悟想象:
⑴生自由读诗。想想每个小节作者所表达的愿望。
⑵指名分小节读诗,想一想,每节写什么?
⑶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⑷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为什么?
⑸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①“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②“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谈感受。
⑹生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⑺比较读,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3、回归全诗,感受意境:
⑴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借鉴的地方?
⑵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结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结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
⑶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⑷全体齐读。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1、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⑴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⑵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⑶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2、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⑴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⑵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3、比较鉴赏,模仿习作:
⑴默读两首诗,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生探究、发现。
⑶交流感悟。
⑷师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⑸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⑹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⑺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4、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天上学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老师就像园丁
- 《水浒传》观后感
- 一堂写作课
- 学捉七
- 一条鱼儿的旅行
- 火警演习
- 写作课向我们走来
- 读《伤仲永》有感
- 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春天悄悄来了
- 游响石山风景区
- 电风扇和取暖器
- 打工记
- 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
- 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中的九种违规形式及审计对策研究
- 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及其规避
- 目前审计工作质量存在问题与对策
-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重构的探讨
- 中国审计市场动力转换分析
- 新审计文化的塑造与国家审计的发展
- 当前效益审计研究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 审计新问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内容及方法
- 谈谈我国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的几个要点
- 试论政府审计在财政监督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趋势
- 论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
- 我国审计体制改革的走向选择
- 整合审计资源—扩展审计功效的战略举措
- 会计估计存在的问题与审计对策
- 《芦花荡》说课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说课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说课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
- 《芦花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