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识到青藏铁路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认识到对沟通东西部、促进合作发展,造福西藏地区和人民的重要意义。还可以在地图上找一找全长1142千米青藏铁路的线路: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形结构。
2、本文为略读课文,教师可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
在交流中要使学生认识到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困难有三点:一是冻土层;二是恶劣天气;三是极度缺氧。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建设者身上有一种顽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表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奋战在千里工地。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铁道兵”面前,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他们不惧生命危险,克服了高寒、低压、缺氧、风雪、雷电、沙暴这样的恶劣气候和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困难;他们以科学和创新精神,解决了冻土层和极度缺氧的世界级难题。
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词句体会到,在建设者身上,始终斗志高昂,洋溢着无坚不摧的乐观主义精神。如,“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3、作者在表达上感情浓郁,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有许多感叹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表达了作者或建设者们怎样的情感。
4、还可让学生自读《詹天佑》,进行比较阅读。如,詹天佑在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和要挟下,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今天中国人修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詹天佑率领工人们顽强拼搏,以创新设计和吃苦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西部建设者凭着科技和奉献精神,攻克了世界级难题。从比较中感受到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发展,今非昔比的繁荣昌盛。还可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5、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兴趣,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浏览“青藏铁路网”,关注青藏铁路的建设情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祖国的对话
- 家的意思
- 闪烁,永不坠落(读《星星变奏曲》有感)
- 粉笔的承诺
- 孩子总是要长大
- 母亲的生日
- 我的妈妈
- 我的高中生活
- 读《三顾茅庐》有感
- 理解天使给予的爱
- 看奥运开幕式
- 新疆食趣
- 青春寄语
- 窃读记
- 时光匆匆
- 破解云上危机
- 人民币加入SDR的影响
- 对冲投资下滑
- 基因组编辑育种的前途
- 中国制造2025与地方工业振兴
- “印度象”的软肋
- 共和党的选民结构困境
- 摆对经济模型位置
- 互联网境外影视剧政策疑云
- 防范资管产品流动性风险
- 万达首秀众筹项目
- 以更好的城市化避免农村惨剧
- 劳动力都去哪儿了?
- 中国对缅政策调整方向
- 日本加紧出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课文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
- 《儿子们》教学设计
- 《儿子们》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儿子们》课文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
- 《妈妈的爱》教学设计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
- 《儿子们》片断赏析
- 《妈妈的爱》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