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0
《白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通过了解白杨的品质,悟出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来表白什么。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昨天我们已经把白杨这课背景资料了解一下,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文中父子三人走进新疆,走进课文《白杨》。
板书课题:
白杨
二、领略白杨的形态美
1、看教学挂图,观看白杨的样子和它的生长环境,对白杨的外观有较直观的认识(解读:大戈壁、浑黄一体)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投影:
寻人启事
我是一棵贪玩的小白杨,生长在遥远的西部大戈壁,前几天,我一人悄悄地跑出来玩,直到现在还没有回家。我的爸爸一定会很着急的,我也很想我的爸爸,可我找不到我的爸爸了。同学们,我的爸爸的特征是__________,如果你们有谁看到我的爸爸,请告诉我,我一定让我爸爸重谢你。
小白杨
月日
根据这个启事,同学们自己读2~14自然段,边读边画,找出描写白杨的语句,然后归纳一下帮助完成寻人启事。
三、体验白杨的精神美
1、分角色朗读2~14自然段看看谁的话意味深长。
(爸爸的话单单是讲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吗?还讲了什么?)
2、指导读14自然段。
3、从中你读懂了白杨的什么精神?
四、欣赏建设者的奉献美
1、小白杨找到爸爸后给兄妹送来了感谢信,信中说兄妹的爸爸与大白杨有许多相似点。(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来找这相似点,可以小组组讨论。
2、兄妹看了这封信后,有许多疑惑,他们只知道一些最简单的事,读──
那么他们不知道什么,读──(出示投影片,引读16自然段)。
3、你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4、小白杨还送给兄妹一幅画:
父亲变成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兄妹俩变成两棵小白杨。你能告诉我小白杨为什么送这幅画吗?说说理由。
五、展示孩子的创造美
其实我们教室就有31棵小白杨,你们将怎样建设我们的新疆呢?
六、激情总结(同时播放小白杨歌曲)
七、课后拓展
小练笔:
我为西部开发绘蓝图。
【板书设计】
白杨
大白杨:生长环境恶劣借爸爸:服从需要
高大挺秀物建扎根边疆
直粗壮喻设无私奉献
坚强不屈人者
小白杨──茁壮成长──孩子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亚太市长峰会
- 校园惨案
- 放风筝
- 快乐的一天
- 中秋之夜
- 第一次补牙
- 图书馆的一天
- 妙招
- 棋如人生
- 妈妈不在家的日子
- 爬山记
- 趣桥世界
- 激动
- 大扫除
- 一件难过的事
- 旗袍:摇曳的东方美
- 苴却砚:裂谷中的记忆
-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 火塘边的历史记忆―走进哈尼村落
- 儒勒·凡尔纳:幻想中的旅行家
- 雍正继位之谜
- 我的父亲孔另境与鲁迅先生
- 小人书:泛黄的岁月记忆
- “制造”名人:杜莎夫人与她的蜡像馆
- 前门,风云700年
- 盛唐帝国“维和”记
- 埃及艳后与罗马帝国的诞生
- 惊心动魄:中国空军百年史
- 咖啡:黑色饮料的历史
- 鹿鸣馆:日本“崇洋”史
- 《“零”的突破》电子课文
- 《烂漫的点地梅》教学建议
- 张钰哲介绍
- 《“零”的突破》探究感悟
- 《烂漫的点地梅》课外拓展
- 《“零”的突破》课外拓展
- 《“零”的突破》教材分析
- 《中华星》探究感悟
- 《"妙极了"与"糟透了"》词语理解
- 《中华星》教材建议
- 《中华星》教材分析
- 《零”的突破》教材建议
- 《“零”的突破》教案之一
- 《烂漫的点地》同步练习
- 《中华星》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