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2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提出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且学会与同学共同交流解决。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2、让学生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的相关资料。
2、有关丝绸之路的地图(示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我们的生活、学习都离不开路。说说你们知道的路都有哪些?
2、在这么多路之中,有一条有名的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你们了解多少?
3、学生交流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同桌或小组交流,个别介绍。
(点评: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4、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丝绸之路。
板书课题:
丝绸之路
二、质疑课题,自主阅读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
丝绸之路是从哪里到哪里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叫丝绸之路?张骞是怎么开辟丝绸之路的?……
(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简要板书。)
2、学生提问后,同位轻声读课文,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引导他们从刚才的提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同座位、小组交流筛选后的问题。
(不要求完全统一,确保学生个性化地阅读。)
4、带着问题学生自读自悟,一边读课文,一边根据自己的体会做批注。
(点评:疑是思考的开始,问题是产生学习的起点。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5、小组内交流。
6、文中的哪一段既写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又写了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找出来,读一读。
7、巧妙地把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叫它过渡段。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8、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独立阅读:
理出文章层次,找出重点部分。默读3~12自然段,仔细品读文中的重点词句,对难以理解的内容要多读、多思、多悟,然后和同位交流。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做指点和讲解。如:“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融洽相处,同时默记地形……”
⑴带着问题反复读有关段落。
⑵同位说一说丝绸之路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开辟出来的?
⑶为什么在这种特定环境中张骞能开辟出丝绸之路?
⑷开辟丝绸之路说明了什么?
2、小组讨论,回答。
3、交流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经过。
(点评:珍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
四、重点品读,体会作用
1、默读第13自然段,思考:
丝绸之路发挥了怎样的巨大作用?
2、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是什么?
五、自主学习,书写生字
1、自己学习生字,放手自主识字。
2、学生独立书写,独立检查。
3、同位互查生字书写。
(点评: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调动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热情。)
六、作业
把丝绸之路的故事讲给家里的人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洗手绢
- 赚钱
- 美丽的秋天
- 感动
- 荡舟游园
- 会浮在水面上的针
- 六岭山
- 教师节的祝福
- 第一次
- 交朋友
- 学炒菜
- 摩尔庄园
- 我的家
- 农夫和熊
- 美丽的秋天
- 有关高校音乐教师专业化的思考
- 《音乐教育原理》课程特色和优势
- 谈音乐专业教师创造能力拓展
- 《音乐教育原理》教学日历
- 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体系建立——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关键
- 小学艺术课程综合化及学生综合艺术能力培养的研究
- 浅谈《阿姐鼓》与90年代文化
- 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方法
- 整体式模板衬砌台车在矿山斜坡道混凝土支护施工中的应用
- 浅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养护
- 想象力和心理素质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 巴赫的音乐神学
- 探析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
-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浅谈公路路基病害的危害及其防治
- 《泉水》教学设计三
- 《笋芽儿》教学设计七
- 《小鹿的玫瑰花》片断赏析一
- 《笋芽儿》教学设计四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片段及评析
- 《笋芽儿》教学设计一
- 《笋芽儿》教学设计八
- 《笋芽儿》教学设计六
- 《泉水》教学设计二
- 《笋芽儿》教学设计五
- 《笋芽儿》片断赏析
-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
- 《泉水》教学设计(A、B案)
- 《小鹿的玫瑰花》(A、B案)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