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7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向往古代文明,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课前准备】
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等方式,查询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丝绸之路的相关风景图片,配乐介绍:
丝绸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被称为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蛮荒之路,可是自汉代张骞冒死开拓之后,这条崎岖荒僻的道路上却出现了队队商旅,悠悠驼铃。从此,东方的文明古国和西方的许多国家便开始了不绝如缕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发起的“丝绸之路研究计划”,把丝绸之路意味深长地称作“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为什么称它是“对话之路”“开放之路”呢?今天,我们就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激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丝绸之路称为“对话之路”,当代的中国人称它为“开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写的中国使者称它为什么呢?
2、学生寻读课文,回答老师的提问。
3、齐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4、进一步激疑:
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启发学生多层面追问:为什么说这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联系我们的仅仅是一条路吗?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呢”?伟大体现在哪里?
5、小组合作讨论,要求:
摆出观点,层次清晰地罗列事实以证明。
6、鼓励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相机梳理思路──友谊之路、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学之路……
三、深入读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谊之路”:
⑴自由读课文描写大汉国和安息国使节见面的部分,在原来小组同学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
两国人民友谊体现在什么地方?
⑵交流,教师在对话中点拨:
安息国(今伊朗)方面:
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感受“浩浩荡荡”的意思,读出浩荡的气势,然后引史实以佐证:20000多人;迎候之热──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
大汉国方面:
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史料记载:西方宫廷皇族和贵族以穿丝绸服装为时尚,丝绸与黄金在当时几乎等价;罗马国和安息国交战,见安息帝国士兵身上穿的丝绸服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神,吓得不知所措,结果溃不成军。教师同时注意鼓励学生不仅要理解正确,而且要读出人物当时的感情。
⑶小结:
一条路,打通了隔膜,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2、感受经济(科技)之路:
⑴丝绸之路是伟大之路,除了因为这是一条友谊之路,还因为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⑵读课文第十三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经济之路、科技之路?
⑷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可以向深层探究:
为什么说将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带向国外,将国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带到中国,就会促进经济或者科技的发展呢?
⑸有感情地朗读。
3、感受文化之路:
⑴丝绸之路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是一条文化之路。
⑵齐读“我国音乐、舞蹈、绘画,由于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⑶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的?
(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说明了这种舞蹈在当时的风行。已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向达先生曾撰有长篇论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我们可以从这篇史学名作中,一览唐代长安的种种胡化景象。)
⑷小结: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非洲的古文明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绵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迹,传达给人们的却是超越国界和民族差异的精神共鸣,这怎能不是一条伟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读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四、总结升华,领会现代意义
1、教师有感情地激疑:
望着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望着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对往日商贸繁荣的遐想。同学们,从这些首尾似乎重复的话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
丝绸之路对古代经济、文明的巨大贡献;深情的民族自豪感;丝绸之路对现代西部人的一种感召力──西部大开发。
3、激情朗读。
五、作业
1、结合课文上所讲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伟大的路”。
2、有条件的,可以开一个“丝绸之路故事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坚持就是胜利
-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 跳绳比赛
- 雷锋永远活在我心中
- 雷锋在我身边
- 龟兔赛跑
- 谁拿了小兔子的红萝卜?
- 老爷爷,好样的
- 最美的花
- 学雷锋做好事
- 礼物
- 小树苗,快长大
- 猫和老鼠
- 三八节,我和妈妈一起做饭
- 雷锋在我身边
-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 2011年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 县卫生局2009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总结
- 2011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儿童生活作文教育研究计划
- 2011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 2011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学组教研活动计划
- 市苗木花卉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
- 2010—2011学年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计划
- 2011年下学期教研教改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九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 2009年新农村建设总结
- 2010——2011学年(下)教学工作计划
- 2010—2011下学期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 浅谈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 试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
-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初探
- 浅谈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体系的构想
- 试析农村养老保障问题及对策
- 关于建立贵州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 浅谈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缺陷
- 浅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图书馆初探
- 论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实证考察
- 浅谈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力促进手段
-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 浅谈农村住区环境的绿色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
- 论析盐源县草业发展现状与主要对策
- 关于农民工文化生活及其层化现象的典型调查
- 《古诗两首》范文习作:夏季的景变化了
- 《村居》张舜民
- 《古诗两首》随堂练习:巩固篇
- 《古诗两首》考点练兵:阅读篇
- 和王二小约会
- 飘逸的袁枚
- 《古诗两首》写作指导
- 歌唱二小放牛郎
- 《古诗两首》训练素材
- 美丽的夏天
- 《宿建德江》 孟浩然
- 《古诗两首》随堂练习:提高篇
- 《古诗两首》考点练兵:积累篇
- 《古诗两首》趣闻故事
- 草原英雄小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