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毛主席在花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毛主席的革命情怀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群众送茶水等内容,体会毛主席处处为群众利益着想的思想作风;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电影电视中,我们常常看到我军每到一地,都要主动为当地老百姓做许多事。因为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为人民利益而战斗的。这是我们能战胜所有敌人的法宝之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的几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2.这篇课文讲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几件事?
三、进一步自学,深入理解课文
1.用小黑板提出自学要求: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学生按自学思考题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同桌讨论。
四、全班交流
1.毛主席交给警卫员哪几项任务?
(毛主席交给警卫员两项任务:一是“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二是让炊事员每天给乡亲们沏一桶茶水。)
2.毛主席是怎样处理“碾米”事件的?
(毛主席很细心,没有听到门口碾米的声音,就过问了这件事,并让警卫员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3.毛主席为什么让警卫员给老百姓送茶水?他是怎样说服警卫员的?
(毛主席说服警卫员时,一共讲了三层意思:一是进行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二是“我们进行的斗争,也正是为了全国的老百姓”;三是教育警卫员不要把他摆在特殊位置上。)
4.课文最后一句话,“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是什么意思?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最后一句话说明老人还没有认出毛主席来,但是他可能听到过有关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的一些传说,所以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出说明了毛主席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已经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已经深入人心了。)
五、引导体会课文的详略
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碾米、送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写得详细。因为这些内容突出了毛主席关心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这一中心。)
六、通过这一课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妈妈
- “动物”家庭
- 爱笑的妹妹
- 我为书狂
- 我家的“Happy狂”
- 打字比赛
- X X=反差
- 被子里的母爱
- “坏”妈妈
- “讨厌”的妹妹
- 好朋友
- 小书迷
- 我是环保小卫士
- 天使——妈妈
- 令我最骄傲的一件事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浅谈出版社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1)
- 浅谈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 关于地方财政压力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 高师院校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 盘活数学教材 预约智慧课堂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1)
- 中外卡通动漫论文
- 谈柔性引进教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途径
- 从中国电视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看频道传播策略(1)
- 明确生涯辅导目标建立全方位生涯辅导体系
- 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1)
- 谈破解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
- 关于护生职业成熟度测量维度的构建
- 《识字二·自选商场》教学杂谈
- 蚂蚱打赌
- 松鼠
- 松鼠习性介绍
- 无法琢磨的花生
- 花生小资料
- 松鼠饲养小知识
- 《小松鼠找花生》课前准备题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反思
- 松鼠简介
- 落花生简介
- 《小松鼠找花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 食物到哪儿去了?
- 松鼠是益兽吗?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