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9
《鲸》教案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说,4至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2)研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领悟说明方法。
(3)读写结合,仿说仿写《鲸的自述》.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弄明白鲸为什么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说说印象中“鲸”的特点。
2.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书写难字:腭、哺、滤、肺、矮
(2)赛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小标题;按鲸的“特点→进化→种类→习性”把课文分成四段。
4.用连接段意的方法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5.写说明文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举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默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批注说明方法。
6.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7.自读4—6自然段,填表
习性
特点
说明方法
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8交流“鲸”的课外资料,运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段话。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写作思路。
1.自学生字,指导书写难字。
2.读通读顺课文。
3.自读,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特点 进化 种类
习性食物 呼吸 睡觉 生长
4.指导归纳主要内容.
二、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1)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第五句:“人站在它嘴里……”(假设)
3.指导读出感情
三、指导迁移学习4.5.6.7自然段,自读自悟鲸的生活习性,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四、课外拓展,交流资料,仿说仿写《鲸的自述》。
练习提纲
1.听写字词。
2.阅读迁移练习《猫头鹰》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毛驴驮大米
- 水果找朋友
- 鸟和树的故事
- 春天好美丽
- 爱吹牛的老鼠
- 水果士兵的奇遇
- 磁铁的妙用
- 盲石子旅游记
- 乐艾后悔了
- 善良的仙女
- 老黄牛的一天
- 小石子旅行记
- 冬春之争
- 小熊嘟嘟的故事
- 四个好朋友
- 上海住宅装修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的思考
- 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 关于村民自治的法律问题的思考
- 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校版)
- 论市场营销人员薪酬设计
- 中国保健品营销之路的思考
- 略论我国的非完全效力合同制度
- 浅析汽车买卖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
- 上海高校与研究生签声明 论文作假取消学位
- 公安机关内部审计风险剖析及对策研究
- 七拼八凑掺水严重 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 利用DirectX技术实现的多媒体播放器
- 命运共同体
-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 夸父追日
- 让课堂充满激情──《夸父追日》一课教学反思
- 神话
- 追逐太阳的理想主义者夸父
- 夸父追日,我们追什么?──两位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认识及设计的比较日
-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 夸父之魂
- 《夸父追日》教学实录
- 夸父追日
- 《夸父追日》教学杂谈
-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 浊水溪和断藤湾
- 新编《夸父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