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邮票齿孔的故事》 相关介绍
邮票(Stamp)是邮政机关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是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形式。发送者会将邮票贴在信件上,再由邮局盖章消值,以用于在邮件被寄出前,证明寄邮人已支付全部或部分传递费用。为方便使用,邮票四周一般会打上齿孔,背面则加上一层背胶。邮票发行由国家管理,通常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甚至是某些国家重要的财源来源,如列支敦士登。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是黑便士,中国最早的邮票是大龙邮票。
在1840年邮票诞生以前,出现过有很多种邮件付费形式。巴黎邮局的佃户让—雅各·雷奥尔德·德·维利埃(Jean-JacquesRenouarddeVillayer)在165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付款票”(或应付票据,法语:Billetdeportpayé),这是与邮票类似的纸样收费条,价值“一苏”。这种付款条被面并无粘性,需要用夹子或绳带固定在信件上。目前这种付款票已很难见到,而且流传至现世的情况不详。
在英国也有类似邮票前身制品。自1680年起伦敦芬尼邮局(LondonPennyPost)的商人威廉·杜克瓦(WilliamDockwra)和罗伯特·穆里发展出新的邮价统一系统,他们为发信者的邮件盖上邮戳的做法非常受欢迎,致使当时约克公爵在邮政领域的垄断地位岌岌可危。不过公爵向芬尼邮局施压,迫使后者在两年后放弃该项业务,而且被并入邮政总局。而芬尼邮局一些流传下来的三角形邮票(英语:triangularpostmarks)现在依然可在博物馆见到。另外最少有四枚为私人所收藏。
19世纪初一些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城市信封”(Stadtkuverts),也可看作为贴在信封上印刷邮票的前身。1818年撒丁岛出现一盖有邮戳的信纸(Cartapostalebollata),1821年前后由不列颠报纸发出的回复卡也已经有邮戳印记。世界上第一张印有邮票的明信片是在1838年从悉尼发出的邮简(lettersheets)。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热爱生活的外婆
- 一个穷困潦倒的人
- 《草船借箭》缩写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草船借箭》缩写
- 刘爷爷·旱烟袋·筛子眼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我的老师
- 《景阳冈》(缩写)
- 《草船借箭》缩写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 神秘的他
- 《金色的鱼钩》缩写
- 楼梯构造常识问答
- 计价依据的分类
- 预算编制依据
- 房屋建筑中容易遗漏的防水工程
- 建筑质量为何问题频出?
- 简明有效的工程进度控制方案
- 瓷砖填缝的最佳程序
- 某公司施工图设计要求
-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 浅谈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工程造价的计价种类
- 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四步法
- 合格的施工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 从对农民工的技术管理论亟待编制施工过程控制规范的必要
- 复古:是开发式保护还是保护性破坏
-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一饭千金
-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介绍
- 《王二小》重点字词的意思
- 《王二小》重点字词梳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巩固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趣闻故事:助人为乐的毛泽东
- 《吃水不忘挖井人》重点问题探究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感恩的回报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难点
- 《王二小》老师语录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重点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整体阅读感知
- 《吃水不忘挖井人》随堂练习:提高篇
- 《吃水不忘挖井人》美文欣赏:一杯牛奶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