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8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3
这篇课文是十二册第二单元最后一篇,也是一篇自读课文。这篇自读课文怎么教?既不能像讲读课文一样花个两、三课时慢慢学习;也不能放手让学生自学。(以前好多自读课文我就让学生读几遍,完成练习册就完事)我认为这篇课文值得好好学习:1、学习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好品质;2、让学生善待身边的朋友、亲人;3、教育我们的学生现在要珍惜时光,利用小学最后的一段时光,好好学习。4、课文的语言很简洁,朴实,是很好的一篇范文。
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课时比较紧张,只有40分钟,
一、初读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教师借助于学生来指导)
二、再读课文——在初读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大体意思”;(指名回答)
三、细读课文——划示不理解的地方,用查词典、请教别人、联系上下文等等方法解决问题;在细读过程中,在感触最深的地方留下批示,自主理解;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师生自由活动)
四、交流自己的感触,对他人的感受要从文中找到证据。(课堂讨论)
五、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交流获得的感受。(强调感受的真实性)
六、回归题目,指导生活:别饿坏了那匹马,谁说的?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当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自由表达,特别注意“价值观”指引)
七、推荐阅读文章《天使的吻痕》
教后反思:
1、 导读很重要
我是这样导读的,“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说过谎吗?说谎有什么危害吗?”(说谎欺骗了别人,伤害了别人)。“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个人,他也说了谎,但他却没伤害到别人,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对于略读课文,我认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这一导读。其实有很多好的导读方法,但我觉得略读课文的导读不宜太繁,毕竟时间要留给学生。)
2、设计一个好问题。
学生读了课文后,读出残疾青年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我顺势提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会读书的同学能从课文中发现蛛丝马迹,会发现摊主的心思,找找看,同时写上自己的体会”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划出相关句子,词语。(略读课文要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但并不是说,有时间给孩子就行了,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我觉得我这个问题的设计就选准了学生自己学习的切入点,)
3、设计小练笔
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交流,朗读,当一切真相大白时,两位主人公心灵相通了,学生也与文中的主人公心灵相通了,我看到了几位学生眼含泪花,看得出学生内心表达的冲动,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
小作者扭头冲了出来,偎在残疾青年轮椅边,他没有哭,他在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习“丢垃圾”
- 班级闹剧
- 送葬
- 没有终点的竞赛
- 不必看轻自己
- 我们改掉抛垃圾的坏习惯
- 成功的感觉
- 阶梯、岁月
- 第一次拔牙
- 美丽的荷花池
- 喝卤水
- 班里的一对“活宝”
-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 悔泪
- “人鼠”大战
- 谈意境说与儒、释、道的对立互补
- 浅谈声音在影视创作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 解雇保护: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比较研究(1)论文
- 浅谈中西悲剧艺术理论的差异
- 浅谈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
- 中国电视剧产业名著翻拍的合理走向
- 浅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 浅析电影字幕的翻译策略
- 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法律效力(1)论文
- 浅谈当代都市情感剧的文化研究
- 成功电视品牌的再打造
- 浅探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
- 法经济学的内涵争论及反思(1)论文
- 作为政治寓言的「无间道系列」
- 违禁作品的保护与规制(1)论文
- 《凡卡》之思
- 《凡卡》中对比的运用
- 凡卡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 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凡卡》教学反思
- “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是也有小凡卡吗?”──《凡卡》一课课堂教学的意外收获
- 在求异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凡卡》一文的结尾教学
- 我教《凡卡》
- 注重“导”的功夫──《凡卡》教后记
-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教学《凡卡》一课有感
- 凡卡的信寄出以后……──《凡卡》教学随感
- 《凡卡》教学反思
- 以读促悟,悟中生情──《凡卡》第一课时教后反思
-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凡卡》课堂教学反思
- 《凡卡》反思
- 我行我诉──用诗的语言解读《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