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的:
1、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
2、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
教学难点: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小提琴曲,教师引导: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而一个别人认为是音乐白痴的人却能在舞台上演奏,这成功的背后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老教授)
板书课题:唯一的听众
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位小提琴手的成长历程。
二、研读:
(一)引导学生回忆写人文章的学习方法:
1、我们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对于这样一篇写人的文章,该如何学,相信同学们自然心中有数了,该如何读,如何画批,请你用行动回答老师吧!
2、学生默读,画批人物的言、行、神。
(主要人物:语言、神态、动作。次要人物:心理描写.)
(二)重点交流.
1、品味老妇人对“我”讲的话,想一想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体会每句话的含义。
①“是我打扰了你吗?……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的非常好……请继续吧!”“我能做你的听众吗?”
(听到了“我“糟糕的琴技,老妇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尊重和理解。
她故意装聋,是为了让我练琴时无所顾忌,减轻负担,鼓足勇气。
这种善意的欺骗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
问:那么我听了这样的话,心理有什么变化吗?
我由懊恼羞愧变得有了几分信心。
从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能否把不同的人物的口吻读出来吗?
②“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这是对我练琴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让我产生了从未有的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份执着,一股力量。)
③“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快乐和幸福”
(她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不竭动力,老教授善于循循善诱,使我爱上了小提琴。)
问:我的反应如何?
我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演得如此投入,得益于老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
过渡:
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
2、找出老教授的眼神描写,重点交流。(三次“平静地望”)
1)当我拉出像锯床腿的声音时,她的平静,给我勇气和力量,让我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
2)当我有了几分信心,每天去练琴.她的平静,鼓励我不断努力.
3)当我渐感奏出了真正的音乐,她的平静,体现了对我更高的要求,告诉我不要满足,继续提高.
3、解决学生的问题:
①为什么不拆穿这个谎言?
联系《我看见了大海》,因为这体现了老教授教育方法的独特,她并没有给予我琴技上的指导,只是给予了我最宝贵的信心。其实老教授的“不教而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啊!
②为什么当我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演出时,总是忘了那唯一的观众?
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钦佩,敬仰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地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
配乐朗读最后一段。
板书:真诚无私 敬佩感激
三、拓展:
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教授和一位怎样的小提琴手?
填空:(二选一)
(真诚有爱心的老教授 勤学苦练有信心的小提琴手)
我想对老教授说(你真是高明的教育家),我还想对小提琴手说(你真幸运,遇到了伯乐),我更想对自己说(我要努力,做事相信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四、升华:
说实话,我们作为读者都为文中的“我”感到由衷地庆幸,他遇到了伯乐,这位老教授外表优雅,有艺术修养,有学者风范。她真诚无私的帮助给予了我无限的信心和勇气,让我最终爱上了小提琴,站在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中央。
王老师也希望六(1)班的同学们拥有自己的最精彩的人生舞台!
板书设计:
唯一的观众
真诚无私
老教授 我
敬佩感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鹬蚌相争
- 白马涧一日游
- 女娲补天
- 小燕子和小猫
- 森林里的遭遇
- 我上六年级了
- 蜜蜂的自述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老鼠国开会
- 最后的六一
- 圣诞节前夜
- 狼和刺猬的故事
- 春天的畅想
- 亲情
- 抓好政策协调,顺利启动经济
- “费改税”基本思路
- 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 浅议税法债务与税收他人责任问题
-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 试论税法上的诚信原则
-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 论税收法定原则
- 从部门预算改革看预算法完善之必要
-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 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
- 扣缴义务人的管理
-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 傣家井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僧·寺·塔
-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