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课文§1-13有三个画面——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教学时重点抓了老人喂海鸥这一画面。这一部分有三个重点句——“老人顺着……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理解这个比喻是一大难点。然而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得特别顺。教学片段如下:
师: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体会到什么?
生:我从“小心地”、“退开一步” 体会到老人担心海鸥害怕,就往后退开。
师:老人很为海鸥着想。
生:我从“……立刻……”读出海鸥与老人很熟悉,很听老人使唤。
师:在朝夕相处中,海鸥与老人有了心灵的————?(默契)
生:“老人……依……起起落落。”
师: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海鸥很多。
师:从哪体会到的?
生:“排成一排翻飞的白色”(师点击“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点击“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这个比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在这个画面里听到了老人对海鸥的呼唤声和海鸥的鸣叫声。
师:怎样的鸣叫声?
生:欢快的鸣叫声。
生继续:我看到碧海蓝天,一群白色的海鸥在飞翔,金色的沙滩……
师:是湖,碧绿的湖水,蓝蓝的天空,一群白色的海鸥在展翅飞翔。如果说这是一首乐曲,那是怎样的一首乐曲?
生:美妙的。
生:欢快的。
生:动听的。
师:用你的朗读把这份欢快、美妙、和谐读出来。(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的感悟能力很强,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自主地学习,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唤海鸥”、“谈海鸥”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先是总结了学“喂海鸥”部分的学习方法——读→悟→品,让学生也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因在试上过程中时间不够,所以想在这儿挤出点时间来,在处理上比较轻描淡写。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交流体会。学生很会读书,有一生讲到§8老人老远就认出老沙,马上有一生补充:§7“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海鸥很多,都是白的,而且是“闪过”,老人都能认出来,说明老人对海鸥很熟悉。还有一生讲到§4“……亲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时我应该让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读好,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可惜我为了赶时间而一放而过了。我马上引导学生找到§9“看来……亲昵地说着话”这一句,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练习:老人好像在亲昵地说着什么?学生回答得非常好——“独脚,你慢点吃,不要着急,别噎着。”“宝贝,……”这时,我应该顺水推舟,让学生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可惜我没读。在“谈海鸥”部分,我着重抓了两点——①在老人眼里,海鸥是最重情义的鸟,提挈文眼,以统领、贯穿全文;②抓“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体会老人对海鸥满心的喜欢,指导朗读这一句。然后引领学生学习§13、§2,体会老人在十多年中,天天来看海鸥、喂海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家境并不富裕,却花一半的退休工资来买鸟食,他是那么爱海鸥,那么重情义。之所以把这两段话联系在一起,采用变序手法,是想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在第一部分,我强调了老人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
§14-19也有三个画面——海鸥唤老人、守老人、送老人。教学这一部分,我充分放手,让学生用“读→悟→品→写”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原本设想从§15讲起,但有一生一下就讲到了§17。我就出示§17。事后想想,应不出示,就让学生说说。原本想§15的关键句出示的,但因试上过程中时间不够,就没把它重点出示。这里我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海鸥几天没见老人,现在突然见到,发觉他与往常不一样,不说话、不动,感觉到老人去世了,很着急、很惊慌,所以“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然后请一个学生读了一下,就过了。其实这里也应多花点时间,让学生多读读,多体会体会,粗糙了些。§16、§17觉得处理得还行,学生一下就讲得非常到位,所以我着重指导他们朗读。在这部分,有几点小小的遗憾——①§17原本设想让学生针对“大声鸣叫”想象:海鸥说些什么?但教学时没能实现;②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17的画面,优点遏制学生的思维,应先让学生说出“告别”、“送别”,再老师顺势板“送”,这样比较好。
学到§19,时间还有3分钟,这时,我应该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2006年1月18日,昆明市街头竖起了一座“海鸥老人”的雕像。昆明市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把你的感想写下来。初次预设教学过程的时候是安排这个写的练习的,可是在试上过程中时间不够,就把它改为说了。没想到今天课上有足够的时间写(我应该看一下时间),而我还是让学生说,多下的时间让学生全文朗读。这是一大败笔,说明我的课堂教学机智还不够。
很用心地在上一堂课,但留下了很多遗憾,真想再上一遍。课堂教学真的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告诉自己——不断努力,向完美靠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桂林之游
- 馋嘴的代价
- 狐假虎威(续写)
- 家乡的小河
- 精彩的马戏
- 狐假虎威续写
- 我的家乡
- 我会养小鱼了!
- 雷雨
- 谁的本领大
- 难忘的运动会
- 今日阳光灿烂
- 贴福字
- 看《我们都是好朋友》有感
- 我爱春天
- 基于软件测试的策略与测试方法应用分析
- 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的研究
-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防护研究
- 新云东方是不是“穿马甲”的IBM?
- 短信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不拘泥于公有云的华为企业云
- 邻里守望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魅族誓将“青年良品”做到底
- 4.5G来了 5G还远吗?
- 基于ACL的高校校园网网络流量安全控制策略研究及应用
- 基于MDA软件建模方法的高校协同业务管理平台的研究
- 基于B/S模式的工资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 网络新闻话题演化趋势检测研究
- 基于UML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系统设计
- 创新:惊弓之鸟--庭审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 11画杨桃之教材分析案例教学反思
- 画杨桃精品教案八案例教学反思
- 10惊弓之鸟练习题二案例教学反思
- 画杨桃的三“妙”案例教学反思
- 10惊弓之鸟教案设计一案例教学反思
- 惊弓之鸟教学教学反思
- 惊弓之鸟教学片段案例教学反思
- 创新教学:惊弓之鸟教案设计二案例教学反思
- 惊弓之鸟教学(贾志敏,第一课时)案例教学反思
- 惊弓之鸟说课设计案例教学反思
- 画扬桃教学建议案例教学反思
- 惊弓之鸟教学(贾志敏,第二课时)案例教学反思
- 惊弓之鸟教学后记案例教学反思
- 10惊弓之鸟练习题案例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