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老人与海鸥》教后反思
课文§1-13有三个画面——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教学时重点抓了老人喂海鸥这一画面。这一部分有三个重点句——“老人顺着……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理解这个比喻是一大难点。然而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展开得特别顺。教学片段如下:
师:你从哪些句子哪些词语体会到什么?
生:我从“小心地”、“退开一步” 体会到老人担心海鸥害怕,就往后退开。
师:老人很为海鸥着想。
生:我从“……立刻……”读出海鸥与老人很熟悉,很听老人使唤。
师:在朝夕相处中,海鸥与老人有了心灵的————?(默契)
生:“老人……依……起起落落。”
师: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海鸥很多。
师:从哪体会到的?
生:“排成一排翻飞的白色”(师点击“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点击“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这个比喻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在这个画面里听到了老人对海鸥的呼唤声和海鸥的鸣叫声。
师:怎样的鸣叫声?
生:欢快的鸣叫声。
生继续:我看到碧海蓝天,一群白色的海鸥在飞翔,金色的沙滩……
师:是湖,碧绿的湖水,蓝蓝的天空,一群白色的海鸥在展翅飞翔。如果说这是一首乐曲,那是怎样的一首乐曲?
生:美妙的。
生:欢快的。
生:动听的。
师:用你的朗读把这份欢快、美妙、和谐读出来。(指导学生朗读。)
学生的感悟能力很强,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自主地学习,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唤海鸥”、“谈海鸥”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学,先是总结了学“喂海鸥”部分的学习方法——读→悟→品,让学生也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因在试上过程中时间不够,所以想在这儿挤出点时间来,在处理上比较轻描淡写。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交流体会。学生很会读书,有一生讲到§8老人老远就认出老沙,马上有一生补充:§7“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海鸥很多,都是白的,而且是“闪过”,老人都能认出来,说明老人对海鸥很熟悉。还有一生讲到§4“……亲昵……”——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这时我应该让学生读一读这句话,读好,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可惜我为了赶时间而一放而过了。我马上引导学生找到§9“看来……亲昵地说着话”这一句,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练习:老人好像在亲昵地说着什么?学生回答得非常好——“独脚,你慢点吃,不要着急,别噎着。”“宝贝,……”这时,我应该顺水推舟,让学生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可惜我没读。在“谈海鸥”部分,我着重抓了两点——①在老人眼里,海鸥是最重情义的鸟,提挈文眼,以统领、贯穿全文;②抓“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体会老人对海鸥满心的喜欢,指导朗读这一句。然后引领学生学习§13、§2,体会老人在十多年中,天天来看海鸥、喂海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家境并不富裕,却花一半的退休工资来买鸟食,他是那么爱海鸥,那么重情义。之所以把这两段话联系在一起,采用变序手法,是想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在第一部分,我强调了老人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着。
§14-19也有三个画面——海鸥唤老人、守老人、送老人。教学这一部分,我充分放手,让学生用“读→悟→品→写”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交流。原本设想从§15讲起,但有一生一下就讲到了§17。我就出示§17。事后想想,应不出示,就让学生说说。原本想§15的关键句出示的,但因试上过程中时间不够,就没把它重点出示。这里我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海鸥几天没见老人,现在突然见到,发觉他与往常不一样,不说话、不动,感觉到老人去世了,很着急、很惊慌,所以“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然后请一个学生读了一下,就过了。其实这里也应多花点时间,让学生多读读,多体会体会,粗糙了些。§16、§17觉得处理得还行,学生一下就讲得非常到位,所以我着重指导他们朗读。在这部分,有几点小小的遗憾——①§17原本设想让学生针对“大声鸣叫”想象:海鸥说些什么?但教学时没能实现;②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17的画面,优点遏制学生的思维,应先让学生说出“告别”、“送别”,再老师顺势板“送”,这样比较好。
学到§19,时间还有3分钟,这时,我应该让学生进行写话练习:2006年1月18日,昆明市街头竖起了一座“海鸥老人”的雕像。昆明市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把你的感想写下来。初次预设教学过程的时候是安排这个写的练习的,可是在试上过程中时间不够,就把它改为说了。没想到今天课上有足够的时间写(我应该看一下时间),而我还是让学生说,多下的时间让学生全文朗读。这是一大败笔,说明我的课堂教学机智还不够。
很用心地在上一堂课,但留下了很多遗憾,真想再上一遍。课堂教学真的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告诉自己——不断努力,向完美靠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情系灾区、爱满校园
- 游济南大明湖
- 我的读书故事
- 秋天的颜色
- 我有用武之地了
- 生命书籍 羽毛
- 有一种爱可以延续
- 雨
- 情系灾区
- 家庭趣事
- 家乡的竹林
- 秋天的树叶
- 赞我神舟,爱我中华
- 难忘的辩论会
- 猫
-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理论阐析与行为优化
- 对语用充实视角下的商务翻译
- 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呼唤积极财政
- 论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 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中的汉英旅游翻译
- 美国财政支农的规模、结构及对我国的启示
- 分析本科翻译教学下的翻译实践练习
- 股票市场流动性衡量方法的理性选择
-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_行政法论文(1)
- 旅游资料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 学生浅议日语翻译教学与实践
-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探析
- 从文化差异角度论旅游翻译的策略
- 对于商标翻译研究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4
- 《鲸》教学建议
- 《鲸》说课设计2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 《小桥流水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3
- 《鲸》词句解析
- 《鲸》说课设计1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2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6
- 《鲸》教材简说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 《鲸》说课设计3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5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