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评课稿

听了黄老师和孩子们上的这一课,令我感受特别深。首先他们的课堂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

1、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黄老师的课,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自动、自学、自得地寻求知识,获得知识。

首先,在读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这个课题,你要提什么问题?学生提完问题后,老师引导孩子“那就带着同学的这些问题读课文”。像这样的导入初读课文,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课文,主动地寻找答案。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梳理完全篇课文后,老师引导孩子细读第一段时,教师用了这样的语言:读读第一段,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什么?黄老师就是这样引导着孩子,自己去读,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去表达。

最后,黄老师还很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差的教师只教语文知识,好一点的语文教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学习资源,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作到“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黄老师在学生感悟第一段后问:鲁迅是谁?你了解吗?学生说完,教师趁着补充介绍鲁迅,重点介绍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又在课的最后几分钟拓展内容,引导孩子读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谈自己读到和悟到的,为本课的教学做了适当的延伸。黄老师总结时还激励孩子们课外去读鲁迅的作品。

这堂课告诉我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一堂语文课都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抓重点字词感悟句子,进行朗读训练,学生的情有感而发。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是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阅读教学注重培养语感,学习感悟,突出感情,淡化技巧。黄老师在教学“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这一句时,先让学生说说“失声痛哭”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说说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会在什么时候也会失声痛哭?”学生说:亲人去世时……被爸妈批评时……内心有委屈时等等,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而这里的人为什么会失声痛哭?”学生个个很有体会,表达的淋漓尽致。最后老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体会,进行朗读训练。黄老师在这个环节里没有过多强调哪儿重读,哪儿换气,哪儿抑扬顿挫等技巧,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失声痛哭”,然后谈感悟,带着感悟读出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看法和生活经验。对句子的理解体会也各不相同,所以读出来的感情也就不相同。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初读课文前,老师先让孩子读读这个单元的学习提示,向单元提示学习读书方法,使学生读前有一个很好的参照,要怎么去读。这样做,对高年级学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已有一定的阅读积累,能按照方法读、思。

在交流句子感受时,学生说:我从“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这一句话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生前很受人爱戴。老师追问:那你是从哪些词中感受到的?该生回答后老师又说:有些同学把这些词画出来,真好!这一处,教师随机把“抓重点词体会句子涵义”的方法水到渠成地教给了学生。

4、注重课堂的整体性,层次分明。

整体性首先体现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这堂课是第一课时,教师安排揭题后初读,在检查中梳理了课文,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鲁迅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第一段,最后是拓展阅读,直到学生心中的鲁迅形象清晰深刻。

还表现在课堂面向于每一个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使他们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习得、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虽然个别学生没有发言,但是他们在认真倾听同学们的讨论表达,并通过朗读表达了他们的体会。

这一堂课的优点还很多。总之,黄老师的课是一节很值得我学习的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忏悔》有感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平安是福值千金
读《信念》有感
读《石娃》有感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观《暖情》有感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父爱是一座山
读《合欢树》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读《我们的错误》后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绿色批评的“魅力”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