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4
《唯一的听众》教学后记
《唯一的听众》是北师大版十一册语文第二单元以“美与丑”为主题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主要讲一个缺乏自信的小提琴手躲在树林中练习小提琴时偶遇一个音乐老人,这个小提琴手在老人用心良苦的真诚鼓励下,终于找到了自信,能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曲的故事。赞美了音乐老人那颗真诚帮助他人树立自信的美好的心灵。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让孩子们先读读课文的1、2、4自然段,说说这个孩子是一个有着怎样心理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这点?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这点?再让孩子们读读这些语句。
接着我问孩子们:“这样一个极度自卑的孩子,他后来怎么样呢?大家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段落。”当孩子们刚读完这段时,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我随便叫了一个孩子,他大声地告诉大家:“他后来成了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了。”“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我追问到。孩子们振振有词地说:“无法割舍”、“爱好”、“熟练”、“成百上千”、“演奏”等等。他们在列举这些词语的时候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待孩子们充分交流后,我让大家再自己读读这段。
然后,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一个自卑的孩子怎么会变得如自信呢?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那个自称是聋子的老人,那个唯一的听众。我再追问:“这个老人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让这个孩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请大家自己认真地去读5—12自然段,勾出写老人的句子,并旁批自己的体会,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最后,我深情地说到:“是这位老人真诚的鼓励才使得这个孩子才得以重树自信,是这位老人真诚的关注才使得这个孩子坚持练琴,是这位老人良苦的用心才使得这个孩子敢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熟练地演奏小提琴曲……如果是你,你的心里会生出怎样的感慨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想。“那文中的这个孩子,他又有些什么感想呢?我们一起读读13自然段吧。”当孩子们读完后,我再让他们说说,自己这时特别想对那位老人说点什么?我看得出来,孩子们已经被文中的老人感动了。
教学完这课后,我想:孩子们对什么是真正的美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而我,也从老人那里受到了触动:我平时在对孩子们的教育中有没有做到有意识地去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呢?我今后该怎么做呢?这些虽然跟语文教学有点离题,但确实引起了我的深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风筝
-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 看图两条小狗
- 假如我生活在海底
- 孝心献妈妈
- 开家长会
- 夸家乡
- 登黄鹤楼
- 下雨了
- 玩上海
- 可爱的小猫
- 二十年后的我
- 美丽的荷花
- 我的妈妈
- 我的弟弟
- 浅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五大转变
- 发挥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 浅谈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论析高校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
-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 关于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 传统文化角度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探析
- 关于加强体育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 浅谈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探析
- 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 论析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教育问题
-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 浅谈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 浅谈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探析
-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及有效性控制
- 《变色龙》简析
- 《变色龙》的取材和构思
- 《变色龙》素质教育新学案
- 《变色龙》朗读指导
- 在小说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 析契诃夫的《变色龙》
- 《变色龙》课文剧
- 挖掘细节描写的深意
- 《契诃夫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末期现实主义问题》摘要
- 《变色龙》的叙述策略与讽刺批判效应
- 《变色龙》学法建议
- 《变色龙》的“正面人物”探微
- 《变色龙》写作特点
- 《变色龙》结构分析
- 《变色龙》中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