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十五
【教学目标】
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
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
1、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
因为这个地球太( ),同时又太( );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 ),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
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
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可再生资源为什么不可再生了?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威胁?为什么说地球是无私的?课文从哪几方面讲了人们对地球的破坏?让生讨论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类都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表现。有的学生会拿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共同讨论人类具体都做了些什么,都造成了哪些生态灾难?让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可爱的,可破坏是残酷的。
指导朗读。
填空训练:地球上的水资源本来是可以(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向水中排放( ),不但使它( ),还会使人( ),鱼类( ),所以我们应( )。
五、自读自悟,学习第三段
1、讨论为什么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联系上下文理解“资源枯竭“。
3、抓住关联词“…但是…即使…也是…”领悟第七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六、感悟重点,延伸展开
1、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要求我们怎么做?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例举自己所知道的自觉保护地球的人和事。
七、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1、让学生说说对课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为题,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老师设计一项扩展应用性的作业,每个同学回去之后再细细赏读课文,在进一步鉴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广告语,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北京申办奥运做一点贡献。
4、教师总结谈话: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保护地球”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走遍天下 万事如意》有感
- 学音乐
- 航模比赛
- 放飞的小鸟
- 互相帮助
- 奇妙的植物
- 回家的路上
- 地震啦
- 仔细观察
- 我们爱小飞机
- “植树节”的感想
- 试飞
- 广场的清晨
- 小兔子
- 我喜爱的老师
- 关于高速公路与乡村公路交叉通道设计的探讨
- 试论作曲家在即兴音乐创作中的心理动向
- 从接受美学看通俗情爱歌曲的流行
-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
-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松散和泛油
- 浅谈关于高职院校音乐基础教学必要性的探讨
- 教会音乐的省思(初论)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 我国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方法与实践
- 浅谈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 参与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上的运用探索
- 浅谈桥梁连续箱梁预应力管道的灌浆施工
- 谈谈小学低年级音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 轨道交通工程中利用竖井施工地下隧道工程浅析
- 浅析电脑音乐制作在高师成人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 《雷雨》教学设计片段
- 《雷雨》教学设计三
- 《雷雨》教学设计八
- 《雷雨》教学札记一
- 《雷雨》教学札记二
- 《雷雨》教学设计十五
- 《雷雨》教学设计二
- 《雷雨》教学设计一
-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十四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五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七(A/B案)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八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