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3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谈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温度
昨天晚上,自己扛着摄像机教学了一篇《唯一的听众》,慢慢找到了一点上情感类课文的感觉。今天,趁热打铁,设计教学了一篇略读课文《用心灵去倾听》。全文围绕“我”与苏珊的交往过程这条主线展开,脉络清楚。课文先写“我”开始以为苏珊是住在电话机里的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只要拨“105”,就能得到她的帮助。然后写“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情急之中拨通了电话,得到了苏珊的热情帮助,对她产生了好感。接着写“我”与苏珊聊天,苏珊总是用心灵倾听“我”的声音,耐心地给“我”帮助与安慰,她成了“我”从未谋面的第二个母亲。最后写长大后,“我”利用回故乡的机会与苏珊取得了联系。就在我们约定见面的前夕,苏珊不幸病逝了。
“我”深切地怀念她。首先,我从昨晚的课堂导入,引入今天的课题。“由课题这样一个错位的用词搭配,我相信你一定有所发现或有所疑惑!”在问题的引导下,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多或少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等到学生朗读完毕,我请学生说说最令你感动的故事情节。随机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也算指导朗读吧。在学生说到课文的最后一句:随后,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有的学生说,我感动于苏珊面对死亡能如此平静面对;有的学生说,我感动于苏珊有一颗美好的心。我引导:作者——我,将这句话留在了文章的结尾,这是作者的情感发展的高潮。作者真的感动于苏珊那一颗平静的心吗?教室里反映者寥寥无几。
“我们先不急着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让我们先去看看我和苏珊之间发生的故事吧!”随后,组织学生概括文章,让学生直面一个个故事,在故事的概括中,随机帮助学生感受语言。在学生的发言中,我发现课堂不知不觉中吟唱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赞美曲,这种渐入佳境的课堂感觉真好。现在回想,这也是我本节课自我感觉良好的关键,这个直面文字的过程,没有让学生去体味文字的温度,大部分学生将永远游离课堂之外。最后抛出刚才的问题,作者感动于这张纸条的分量是为什么?学生发言精彩:苏珊,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在临死之前仍然想着我,希望我不要因为她的过世而悲伤,因此她仍像小时候安慰我失去金丝雀一样安慰我,这不正像一位母亲呵护孩子的爱吗?
课堂结束了,我觉得在这个浮躁强刺激的社会里,让学生去感受那一个个平面素面的文字的温度,只有引领学生走进文字,让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与作者一样感同身受,抽象的文字才能树立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毕竟是感性经验的,用一套一套的道理去说服孩子,任何祖国语言,热爱语文,还不如一点一滴用形象去感动孩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渐渐让学生体会到文字的温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一刻
- 饭桌上的故事
- 20年后的我
- 书缘
- 可爱的小狗
- 家乡的趣事
- 游泳
- 一部特殊的电话
- 黑色星球的秘密
- 游天堂
- “淘气”的我
- 我们的学校
- 烛光赞
- 房子搬迁仪
- 给妈妈做生日
- 试论高职高专教育中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 试析重庆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思考
- 浅谈本科院校教职工应具有的本科教学资源意识
- 试析通识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嵌入
-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实现中学美术高效教学
- 试论中学美术教育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 试论“Photoshop应用设计”实践教学改革
- 简析以心理教育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 关于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医学职业精神培养
- 关于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德育改革研究
-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探析高职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在音乐教育学科中的应用
- 关于聚焦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
- 试论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教学中的新趋势
- 怎样写演讲稿
- 追求平等的马丁·路德·金
- 《我有一个梦想》艺术特色
- 《我有一个梦想》写作背景
- 演讲知识──演讲的题目
-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之谜
- 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
-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案例
- 马丁·路德·金的成长历程
- 一篇问题百出的课文──《我有一个梦想》指瑕
- 《我有一个梦想》自主学习辅导
- 《我有一个梦想》课文导读
- “偏正式暗喻”的富矿──《我有一个梦想》修辞赏析
-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设计思路
- 论“非暴力反抗”应该慎行──由《我有一个梦想》想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