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一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学会了做饭
丽江之旅
童年趣事
吹灭别人的“生命之火”
狗自己会治病
大年一天
中秋夜,我想起了……
童年的趣事
我真想变成一只鸟
给汶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家乡的秋天
金金搬家
多彩的童年
可爱的小猫咪
最敬佩的人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时观
向传统文化回归的梁启超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
修改宪法的理论思考(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在“境界”与“权利”的错落处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谐体育文化建构
何为儒家之道(二)
宪法与行政法良性互动关系之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 (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对刑事被告人权利的保护(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制宪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宪政制度在近代中国为什么难以确立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诉讼中的中国宪法适用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藏戏》教学反思
《藏戏》教学设计与反思
《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导读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各具特色的民居》综合资料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北京的春节》练习题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藏戏》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