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25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
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课前准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揭题
1、教师:生活贫困的桑娜和渔夫,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一位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背后,只是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清晨的树林中,一位倾听“我”拉琴的陌生老人,给了“我”信心。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倾听”的真情故事。
2、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
怎样的听是“倾听”?(细心地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请打开课本,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用心感受。
二、初读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得不畅的地方做个记号,再读一遍。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句子可以划下来。
2、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引导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
4、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能给大家读一读吗?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三、研读感悟
1、苏珊,一个普普通通的接线员,我还没有见过她时,已把她当作──(学生:我的第二个母亲)
(1)出示句子: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齐读)
(2)母亲,那是我们最熟悉、最可亲近的人哪!而我,却把从未谋面的苏珊当成了我的第二个母亲,这是对苏珊多么高的评价啊!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让我们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3)学生交流谈感受。
(4)接线员工作是非常繁忙的,面对我的求助,如果换了其他人,可能会怎样做?(不予理睬、粗暴打断……)苏珊却不是这样,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小孩,她付出了母亲般的爱心。
(5)再次齐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2、那么,苏珊是怎么看待“我”和她之间的交往的?
引读: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同学们,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用心付出的同时,不经意间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3、同学们,苏珊对“我”母亲般的关爱一直到她离开人世之前,细心的孩子,不知你发现了没有?
出示苏珊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讨论:苏珊为什么要留言?你怎么理解她的留言内容?(怕我伤心、难过;要我乐观对待生活……)
4、请同学们想一想,苏珊在写留言前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就要离开了,苏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练笔。
四、总结深化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读课题,齐读:用心灵去倾听。
用心灵去倾听的是什么?
一根电话线让我们心灵相通,有一首歌写得好(课件出示):
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走进我们的视野,从此不再陌生,人类的面孔就是爱的表情!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2、同学们,让我们用爱心去对待生活,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云台花园
- 小小的我
- 看焰火
- 美丽的景色
- 溜冰
- 花园美景
- 森林里的故事
- 可爱的动物
- 美丽的家乡
- 雾
- 小蝌蚪
- 水杉
- 家乡宜昌
- 美丽的春天
- 春天到了
- 聘书例3
- 王洛宾墓碑碑文
- 聘书的概念
- 请柬的写作要求
- 碑文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 史考伯给自己的墓碑文
- 追悼会仪式范文
- 新产品签定会请柬
- 聘书例2
- 讲演稿的概念
- 春节茶话会请柬
-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碑
- 追悼会仪式治丧名单
- 请柬的写作格式
- 追悼会仪式的基本格式
- 论现代音乐
- 电教媒体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析钢琴曲《花鼓》
- 从音乐的道德属性看亚里士多德对鲍埃修的影响
-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表演特质
- 探析音乐启迪智慧的作用方式
-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浅谈衙白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的技术控制
- 论1934前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浅论影响歌唱的非技术性因素
- 交通工程工地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
- 探析《托斯卡》中男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 音乐教学与赏识教育
- 香港:交通规划超前
- 浅析国内音乐剧之接受群体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
- 《一株紫丁香》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三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四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四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六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六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之五
- 《我选我》教学设计之二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