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詹天佑》
对一节课成功了,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失败了我们也要认真总结、找准症结所在,以便弥补不足。在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这一课,我让学生了解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第一条京张铁路,表现了中国人的价值。只是在课上出现了这样的小插曲。
在让学生上台扮演小司机时,我让学生推荐同学表演,由于被推荐的同学准备不够充分,因此他只能用生硬的动作、语言,简单地说完整个过程,而对其他同学的质疑也只能含糊地回答了,由于调控不及时,引起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也觉得十分尴尬。是啊,课堂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是为学服务,而教师的导必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及时的调控,评价,指点,帮助,鼓励等;同时调控学生的情绪,调控课堂的气氛,或根据实际情况调控教学手段的使用方法等。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如何灵活把握课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得以完整实现是一件需要长久努力的工作!
小学课文《詹天佑》中“人”字形线路的教学设计
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我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人”字形线路。因为这一节既是文章的重点,又是文章的难点,这一部份内容学生很难理解的。它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理解了这一节的容,才会真正理解“杰出”这个词的意义,才会对课文的中心思想有个明确的认识。
在教小学课文《詹天佑》一课中的“人”字形线路这一节时,开始,我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把插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人’字形线路好处是什么?”学生都鸦雀无声,回答不出来。当时我也 很着急,又指着挂图解说了一番,但还是收效不大。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人”字形线路还没有真正的认识。
下课后,我分析了原因:原来挂图仍缺乏立体感。后来,我准备好两根教鞭和一大一小两个石头。上课后,我改画示意图为实物演示。当我再讲解“人”字形线路时,就先在讲桌上的一端的一角上(图A点)放上一个小石头(表示青龙桥),又在一端的另一个角上(图B点)放上一个大石头(表示火车头要上山),然后用教鞭(表示铁路线)搭在两个石头上问:“如果铁路这样修建,火车能爬上山吗?”学生看到陡陡的“铁路”,大家抢着回答:“坡太陡,火车根本上不去。
”老师说:“那我们看该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个难题呢?”学生说:“应该减少坡度。”老师又问:“那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也 讲到减少坡度的道理?”同学们都在想,过了一会儿,有个学生叫到:“《挑山工》!”“对了,挑山工上泰山走的是折尺形线路,就是为了减小坡度。”老师说。接着老师又在讲桌的另一端(图C点)放上一个小石头(表示岔道口),让学生阅读课文后用两根教鞭去搭“人”字形线路。
(A、C两点相连,B、C两点相连)学生亲自搭成了“人”字形的铁路后,教师又让学生用粉笔盒当作火车到前面来演示。并先做了标志“车头”“车尾”的记号,就开始“开火车”了:“北上的列车过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了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拉,拉的火车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弟弟多了。
”这时,再提问学生:“‘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好处?”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地回答:“‘人’字形线路减少了坡度,火车上山容易了。”学生的回答说明:他们不但完全理解了这一节的内容,而且也通过“人”字形线路体会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粉笔唰唰
- 满族
- 理想之路
- 那达慕
- 我的理想
-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 苗族
- 我的理想
- 我的理想
- 畅谈理想
- 5只手指的对话
- 刀杆节
-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 奥运年的民族精神
- 澳门年俗
- 城市交通枢纽交通换乘分析与客流组织评价研究
- 芜宣高速公路粉喷桩施工质量检测与评定
-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早期病害原因分析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音乐审美趣味差异
- 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长笛——关于长笛的调查报告
- 高性能沥青路面在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 SMA施工控制与现场监理
- 浅谈改性沥青及SMA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 对剧场声场环境设计的评价
- 谈现代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 大众传播与当代音乐艺术传播的新特点
- 上海交通发展战略
- 浅谈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
- 音乐反应的生理心理基础研究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字成语
- 《找春天》课堂重点:拟人描写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姑娘又来了
- 《找春天》教案3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与思考
- 《找春天》延伸学习:春天在哪里
- 《找春天》教案2
- 《找春天》教案1
- 《找春天》教学设计举例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古诗词句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
- 《找春天》延伸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名句
- 《找春天》延伸学习:有关春天的谚语
- 《找春天》 课外日记:春天来了
- 《找春天》 课外日记:学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