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7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七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紧扣开篇的第一句话,围绕“杰出”、“爱国”,抓住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自然条件,揭示文章的中心。把教学重点放在阅读理解上。
(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查工具书,初步理解“阻挠”:“要挟”、“藐视”、“勘测”、“主持”、“经纬仪”、“竣工”等生词的涵义。
2.按照课后习题1中的(1)“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进行的?”,(2)“修筑京张铁路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让学生自学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划出文章的段落,为精读课文作铺垫。习题1中的(3)题,可在精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深化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再作思考解答。
(二)精读课文,突出“杰出”、“爱国”(重点讲读二、三两段)
1.通过京张铁路简图(或地图册),让学生了解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认识修筑京张铁路的重要意义。
2.扼要介绍修筑京张铁路当时的历史背景:清朝政府的软弱无能;帝国主义者掠夺、控制中国的野心。再让学生根据下面的四个问题,读课文的第二段,分步思考解答:
①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一些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出来阻挠?
②一些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清政府的?他们的企图何在?为什么说“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
③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为什么全国轰动起来?外国报纸是怎样宣传的?
④“连外国工程师都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围绕四个问题,让学生读、思、议、说,理解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领导修筑京张铁路的。
讲读第三段时,让学生思考:
①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这表明什么?
②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是怎样精心设计施工的?这里要抓詹天佑的所做、所说、所想,来理解他工作认真、严密;要用图示法让学生理解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是怎样开凿的;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用骑车(或拉车)上下坡的情景,来体会、理解“人”字路线,用两个火车头,使火车平稳上下坡的道理,以突出詹天佑智慧和才能。
读讲第四段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课后习题1第(3)题:为什么说这条铁路修筑成功是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同时要让学生领悟树铜像的历史意义,领会今天的外国朋友看到这伟大工程“赞叹不已”的深刻涵义。
3.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三)指导背诵,反顾全文,理解当时情况于文章主题的关系,落实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
1.指导背诵第三段,可用连线法帮助学生记忆:接受任务——勘测线路(所做——所说——所想)——开凿隧道——设计“人”字线路。
2.回顾全文,思考问题:这篇文章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来表现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却用了很大篇幅写了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劣,这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通过设问,让学生反顾全文,思考和理解写人写事的文章与历史背景和当时情况的密切联系。这篇文章写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写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更能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显示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国的事情办好。同时,使学生读了这篇文章,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把我国建设得繁荣昌盛!再让学生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献身的精神。
3.这种写历史环境表现文章主题的写法,要求学生变文法为学法,在学习本组后面两篇课时加以运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妈妈的爱
- 不速之客
- 不懂浪漫的老妈
- My little rabbit(我的小兔子)
- 未来的月球
- My Interesting Mother(我有趣的妈妈)
- Pandas(熊猫)
-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 感受"发现"
- 适当放松
- 守株待兔
- 炸米花
- 富饶的西沙群岛
- Fall(秋天)
- 成长中,我忘不了她
-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因素文献综述
- 关于建立贵州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 关于制度创新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区域性符号审美构建方式
- 关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现状及发展思路
- 浅谈完善中国农村养老体系的构想
- 浅谈农村宅基地的整理与利用问题研究
- 浅谈对构建中国特色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思考
-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
- 浅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
- 试论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研究
- 浅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生活方式
- 试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对策
- 浅谈鄱阳湖区农村污染防治期待法制创新
- 《我要的是葫芦》朗读指导
- 《我要的是葫芦》习题精选
- 坐井观天新启示
- 种植葫芦
- 杨万里《观雪》
- 中国古代培育葫芦的特殊技艺
- 植物生长离得开叶子吗
- 《我要的是葫芦》难段讲解
- 《我要的是葫芦》探究活动
- 昆虫对人类的贡献
- 寓言是什么
- 叶子与葫芦
- 《坐井观天》习题
- 坐井观天
- 可以载人的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