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3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四
教师思考:
小学课文《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直接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 詹天佑,齐读,确定学习内容。
二、 检查预习,梳理定标
1、师生交流课外资料
学生首先汇报,教师投影:詹天佑简介(詹天佑,中国铁路制造第一人……)
2、学生汇报课文预习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从刚才谈的詹天佑放弃外国的荣华富贵回国工作,后来修筑滦河大桥,还有在工作中的严肃认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具体事例来表现詹天佑是一个即杰出有爱国的工程师。
三、 讨论交流,汇报点拨
1、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具体事例,教师概括,课件展示: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分组合作,问题探究。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例,自己喜欢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
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
(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汇报交流,深悟感情。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学生演示: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后,课件展示。)
四、 情景激发,拓展思维。
1、创设情景,激发感情
教师放映片断: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在许多年后,来到长城,远望京张铁路,感慨万千……(电影小学课文《詹天佑》片断),激情引发,让学生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通过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2、学生练笔
将对詹天佑说的话写下来。
五、 课外延伸,深化感情
布置学生搜集我国历史上爱国英雄人物,准备“爱国英雄事迹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周密计划过“三八”
- 陈老师,我想对您说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感恩的心
- 春天的公园
- 美丽的草地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玫瑰花
- 我的妈妈
- 春节那场雪
- 机智勇敢的小山羊
- 帮妈妈做的事
- 给予妈妈的礼物
- 间歇泉
- 送给妈妈的礼物
-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 英汉习语的文化语境与翻译
- 化学教学中“度”的调控艺术
- 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与政策边界分析
-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新发展
- 公示语与校园公示语的翻译方法的浅谈
-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二)
- 基于建构性教学活动的理科学习评定
- 从“化学与药物”案例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 避开题设陷阱 巧解高考化学选择题
-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的简析
- 非智力因素的激活与现代教学
- 浅论格式合同(1)
- 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1)论文
-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的初探
- 《静夜思》教案
- 《王二小》教案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小熊住山洞》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哪座房子最漂亮》 课前透视教案
- 《秋天的图画》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影子》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