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自主赏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桂林山水的美,培养自学能力。
2、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认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用一两个词语表达它们的特点。
2、今天,我们来欣赏桂林山水,出示挂图,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四处景观有什么不同之处?
3、导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提问:“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意图:通过四处景物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同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读交流,感情语言,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各自感受。
(意图:自我审美,语言表达训练)
2、结合学生的感受,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问: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读,教师相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
(3)齐读,问:漓江的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意图:自主发现,自主赏析)
3、同样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问: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图文对照,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齐读感悟。
(意图: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理解。)
4、齐读第四自然段,引导读出陶醉之感。
(意图:美的享受)
三、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意图:进一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名不虚传。)
四、课堂练习
1、朗读并听写词语。
漓江、翡翠、竹筏、峰峦、波澜
2、仿照第二、三段的写法,把句子写具体。
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3、填空: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桂林的山也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
(意图:巩固)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语句抄在本上。
2、收集有关桂林山水有关资料。
(意图: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图形的剪拼
- 我学会了发短信
- 接着画
- 保护生鸡蛋
- 弹杏核
- 爱之歌
- 公共汽车上
- 比长短
- 念亲恩
- 2分钟的考验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难忘的元宵节
- 小淘气
- 画头像
- 人蚜大战
- 对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 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地域性资源
- 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
- 论超写实素描新探
- 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
-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 文化艺术中心在文化中的作用
- 历史思维能力在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培养
-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 处置磷酸盐矿石的方式
- 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 对于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做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