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一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初步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2、在朗读中理解(可以查字典或与同学讨论)词语。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
3、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根据所提示的问题快速思考,做到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闰土长得什么样?
(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
(3)闰土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在哪些方面不如闰土?
4、在小组里讨论。
第二学时
1、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建议学生,把“月下看瓜”(第一自然段)、“闰土外貌描写”(第三自然段)、“我”的赞叹和向往(倒数第二自然段)等段落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后将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评析词句)或谈谈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场景是什么,并说出理由。如:
第一自然段,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作者首先描写出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在这样的景色中,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的描写让人想象景色及闰土的形象。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朗读景物描写要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要能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用稍快的速度朗读。
第四自然段,写“我”和闰土见面的情景。“我”早就想见到闰土,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朗读时要用急切的语气来读,速度稍快。接着就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圈、见人怕羞。这可与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紫色的圆脸”中“紫色”是闰土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结果。外貌描写可用平缓的语气朗读。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第1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的丰富,要读得舒展些;第2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读,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
还有“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儿”、“依依惜别”等。
3、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从“第二日……”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并读出感情来。在小组内交替朗读、互相评议。
4、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描
“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再说一说。
5、摘录
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再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6、课后,可阅读鲁迅作品《故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学生语文学习环境研究综述
- 一篇超越体育的消息
-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 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
- 校运动会消息
- 鲁迅思想
- 时政消息
- 鲁迅文化
- 实验小学举行第30届校运会
- 校运动会
- 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学习综述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
-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文
- 鲁迅文学奖沉潜到几时
- 天造还是人为?
- 基于IP网络构建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浅析
- 随机型存储模型应用研究
- 浅谈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 Linux在信息家电(IA)上的应用
- Project
- 找出计算机上当前登录入网的用户
- 浅议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必然
- ASP
- 子网掩码与子网划分
-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分类研究
- 软件项目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间谍软件之危害及其防范对策
- ASP 3.0高级编程(二)
- 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IP网络存储技术研究
- 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分析与研究
- 《半截蜡烛》整体阅读感知
-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 《半截蜡烛》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
-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 《半截蜡烛》作者简介及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