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之一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初步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
2、在朗读中理解(可以查字典或与同学讨论)词语。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
3、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根据所提示的问题快速思考,做到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闰土长得什么样?
(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
(3)闰土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在哪些方面不如闰土?
4、在小组里讨论。
第二学时
1、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建议学生,把“月下看瓜”(第一自然段)、“闰土外貌描写”(第三自然段)、“我”的赞叹和向往(倒数第二自然段)等段落多读几遍,读得琅琅上口。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读后将出自己喜欢的理由(评析词句)或谈谈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场景是什么,并说出理由。如:
第一自然段,写月夜少年刺猹的场景。“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作者首先描写出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在这样的景色中,一位勇敢机智的少年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文字的描写让人想象景色及闰土的形象。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朗读景物描写要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要能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用稍快的速度朗读。
第四自然段,写“我”和闰土见面的情景。“我”早就想见到闰土,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朗读时要用急切的语气来读,速度稍快。接着就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圈、见人怕羞。这可与第一自然段的描写合起来,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紫色的圆脸”中“紫色”是闰土在田地里风吹日晒的结果。外貌描写可用平缓的语气朗读。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段写“我”向往农村生活。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更广阔更生动的外面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第1句要读出赞叹的语气,由衷地赞扬闰土知识的丰富,要读得舒展些;第2句,要强调“不知道”、“只看见”、“不”和“只”为重读,突出自叹不如的情感。
还有“雪地捕鸟”、“海边捡贝壳”、“沙地看跳鱼儿”、“依依惜别”等。
3、自由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从“第二日……”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在分角色朗读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我”的好奇、佩服、自叹不如;闰土的聪明、热情、纯朴等),并读出感情来。在小组内交替朗读、互相评议。
4、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描
“我”和闰土是怎样话别的,再说一说。
5、摘录
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再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6、课后,可阅读鲁迅作品《故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泳
- 日记
- 快乐的一天
- 妈妈的爱
- 春雨
- 小松鼠、小兔子与狮子大王
- 运动会
- 日记一则
- 日记
- 老鹰捉小鸡
- 日记
- 洗碗
- 有趣的实验
- 桔子
- 洗手绢
- 入团志愿书500字
- 教您写入团志愿书
- 初中入团申请书600字
- 入团志愿书400字
- 初中入团申请书800字
- 初中生共青团入团志愿书
- 初中入团申请书700字
- 初中入团申请书500字
- 初二年级入团志愿书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优秀范例(2)
- 2011年初中入团志愿书范文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优秀范例(1)
- 初中生入团志愿书1000字
- 共青团入团志愿书范文
- 初中入团志愿书范文
- 浅析日本交通
- 关于某电站公路石梯坎滑坡稳定分析与治理
- 对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体裁分析
- 分析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 高速公路道路热熔标线分析
- 手风琴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
- 关于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设备使用问题分析
- 对于声乐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教学初探
- 论改善我国目前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现状
- 城市高架桥跨线施工现浇支架施工技术
- 民族音乐在音乐市场的传承思考
-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控制能力
- 对情感维度下的声乐教学策略探索
- 高速公路软基鉴别、处治及检测方法
- 论对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问题的思考
-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四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二
- 《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练习设计1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一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
-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三个儿子》
-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
-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二
- 《陶罐和铁罐》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