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三
翻新时间:2023-03-18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狐狸的亲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狐狸经常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不被人喜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故事看看狐狸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
3.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是怎样做的?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什么地方使你最受感动?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师生讨论并交流:
(1)老狐狸为救小狐狸都做了哪些事?请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读一读。
(初次给小狐狸喂奶和咬铁链救小狐狸;后又在“我”家地板下,冒生命危险做窝,养和救小狐狸。)
(2)“我”为狐狸做了些什么?狐狸和“我”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我”为小狐狸和老狐狸送食品,向邻居讨回小狐狸,放了小狐狸。小、老狐狸不再以“我”为敌,我们之间建立友好的关系。狐狸通过我的帮助和爱护,体会到“我”对它们没有伤害的意思。)
(3)课题为什么叫“金色的脚印”?
“金色的脚印”体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体现了狐狸之间的亲情。这样的感情是非常珍贵的,因此用“金色的脚印”来加以赞扬。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练习复述课文。
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三人称。
五、观看动物世界片段——非洲豹。
六、说一说观看录像片段后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把它写下来。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王老师
- 假如我是市长
- 观功夫熊猫有感
- 消防小知识
- 书包的自述
- 知识
- 班级里来了“不速之客”
- 人狗 娃哈哈
- 珠海
- 竹
- 童年趣事
- 小鸭
- 爱的力量
- 第一次公开课
- 朴素的手
- 从现代园林设计看中国传统文化
- 珠算的文化透视和科学思考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试论后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居保护问题
- 传统知识的概念考辨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6)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8)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粤西年例习俗及发展
-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 宪政、自由与正义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 浅论广西民族元素的艺术价值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传统的整合与利用——试析儒学道德文化的现实意义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草船借箭》教案
-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
- 《珍珠鸟》教案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 《半截蜡烛》练习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
-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