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索溪峪的“野”》教案

《索溪峪的“野”》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5

《索溪峪的“野”》教案

一、词语积累

1.意念:念头,想法。如:上课时,我只有一个意念:好好听讲。

2.赋予: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如: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3.绵亘: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如:大别山绵亘于豫、皖、鄂三省的边界上。

4.倩影:美丽的身影(多指女子)。

5.婷婷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也作亭亭玉立)如:路旁那一株株白杨高耸、挺拔、婷婷玉立,分外醒目。

6.窈窕淑女: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淑女,美好的女子。

7.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如:同学之间切不可搞恶作剧的把戏。

8.荡涤:洗涤。如:这里的山光水色,足以荡涤胸怀。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赋予--给予雕琢--雕刻万仞--万丈绵亘--绵延

反义词:美--丑

三、难句讲析

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结语,总写索溪峪景观留给作者的感受:感到舒畅而慰藉、轻松而爽快,“野”趣使作者的胸怀像经过洗涤一样舒爽。

作者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索溪峪鬼斧神工、自然天成的瑰异景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难段讲析

课文第5自然段。

这一段写的是在索溪峪畅游,连人们也变“野”了。这里的“野”,是不受约束的意思。

全段共三句。第一句是总起句。接下来一个长句从四个方面具体讲人变“野”了:文静的城里姑娘边走边啃玉米棒儿,老叟(老头儿)在石块间蹦来跳去,遇到山溪一行人赤脚趟水而过。最后总写一句人们的“野”:在这幽美的环境中,人们全然没有了久居闹市惯有的庸俗之气,恢复了原本质朴的状态了。

这一段说明,大自然能改善人的心境、陶冶人的情操。

五、篇章学习

本文先总叙再分叙,最后讲自己的感受。

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全文总起,点出索溪峪的特点:“野”。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山、水、野兽和游人四个方面分写索溪峪的“野”。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的感受。

本文写索溪峪的山和水时,用了一些打比方和把物当人写的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并且融入了作者的感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书中取乐
笑声
除夕之夜
最坚韧的生命
唉,我们这个班
小“泥人”
梦里老家——车溪
师言如炬
抹不去的回忆
我爱雨
真情
我来比划你来猜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笼中的鸟
和蔺相如聊天
朱学勤: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宪法原则与依法治国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度及其运作方式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寻求宪政中华的正当性根基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加拿大宪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古诗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传统、自由与启蒙的陷阱
关于现代主流学术传统的反思
宪法的程序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文化对话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中的障碍
《老人与海鸥》教学案例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建议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2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1
《老人与海鸥》相关知识
《跑进家来的松鼠》难点解析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5
《跑进家来的松鼠》结构分析
《老人与海鸥》有感
《老人与海鸥》相关知识
《跑进家来的松鼠》文章主旨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2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简说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