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凡卡》一文后的思索
在教学中,我每上一篇课文后总要反复的思考。上个星期上了《凡卡》这篇课文后,心里一直在思索,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
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分为三大块。先请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
最后,整合课文,“同学们,看着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是很清楚: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这样,抓住情感因素,以读中感悟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兔子
- 我写的诗《甲秀楼》
- 躲雨
- 我最爱吃的水果
- 植树
- 猫咪
- 放火箭炮
- 划船
- 小树得救了
- 快下雨了
- 企鹅
- 划龙舟
- 明媚的春光
- 值日
- 包饺子
- 膜结构的加工制作与施工技术概述
- 磁性液体及其制造工艺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改性及摩擦磨损研究
- 纳米材料研究的现状
- 纳米CeO2/Zn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锌镀层中的应用
- 影响聚乙烯市场相关因素分析
- 现代技术陶瓷的3主要领域及应用
- 浅析浪涌保护器在智能小区的应用
- 微生物燃料电池:新型产能生物技术
- 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进展
- 串连蓄电池组的均充技术研究
- 含氰基高性能聚芳醚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中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与建议
- 多层纤维内增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研究
- 燃料电池技术进展及发达国家的开发动态
- 《两只鸟蛋》综合资料
- 《两只鸟蛋》教学实录
- 《月亮的心愿》教学设计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一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二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一
-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二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四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五
- 《两只鸟蛋》片断赏析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三
- 《月亮的心愿》A、B案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七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A、B案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