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1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让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
2、比较阅读学习本文精选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以及运用类比、侧面烘烘托等表现手法。
3、领悟本文的哲理美。
教学安排
1、以标题为突破口,学生找出关键词句
2、难点:让学生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文章的前后的内在联系
3、重点: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
教学内容与步骤
(突破口: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1、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是《跨越百年的美丽》,在学习这篇课文以前我想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文章的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简历。
(提示大家:A 妇女受到歧视B死于白血病)
2、居里夫人的故事尽人皆知,粱衡却写出了另一番景致。首先,题目就不落俗套,《跨越百年的美丽》,非常吸引读者的眼球。那么什么是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提示:外表、理性)
(1)淡薄名利;
(2)追求真理,治学严谨;
(3)艰苦奋斗的作风(工作环境恶劣,社会环境也恶劣)当时的社会对女子还是有偏见和歧视的,要突破这些偏见就要付出比常人更艰苦的努力;
(4)持之以恒;
(5)忘我,执着,不怕失败的精神;
(6)有自制力,“故意把头发剪短”;
(7)坚定、自信: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
(8)科学献身精神:笔记本发射线,结论:居里夫人不畏艰难、勇于为科学献身、藐视名利,有“大志、大求”的人;
3、比较阅读《悼念玛丽居里》,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文体 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 语言
《悼念玛丽居里》
《跨越百年的美丽》
4、人们常说,美是禁不起时间的考验的,有“人老珠黄”的说法,总结居里夫人的美能够超越时间的原因。
(1)百年是虚词; 永恒:她的贡献和优秀的品质将永存。
(2)作者对她充满了礼赞:A直接抒发;B间接类比
5、再次精读全文,让学生理解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及文末排比句的含义
6、讨论:
在别的领域有否与之相提并论的美(谢希德、特丽莎修女;庇隆夫人、戴安娜王妃等)
7、思路拓展,讨论: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我眼中的美是怎么样的?
8、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短文
梁衡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日赞歌
- 胜利,固然可贵
- 我熟悉的人
- 螳螂和蚂蚁
- 我喜欢小狗
- 瞧,我这一家
- 赏花灯
- 我们的校园
- 小猫“淘淘”
- 春天的发现
- 游戏纸牌
- 春天的脚步
- 春游
- 感觉
- 一张珍贵的照片
- 宋代名字说的文体渊源
- 适配才是硬道理
- 苏格拉底在《申辩篇》中的智慧
- OKR落地,想用“执着”和“极致”说话
- 论我国政策性银行向开发性金融机构转型的立法完善
- 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及影响的调查研究
- 汉字笔迹学初探
- 当代传媒文化中“审丑”现象刍议
- OKR,绩效考核又添新选项
- 民族管弦乐《褐山揽胜》解析
- OKR 与 KPI,谁是赢家
- 青岛市音乐形象的设计与应用
- 变味的微信朋友圈
- 岗位价值评估,公平从何而来
-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的违法性风险及其规制
- 《核舟记》教学设计
- 游茅山略记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 小橘灯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古诗词五首
- 出师表
- 曹刿论战
- 谈朱自清的散文教案
- 三峡
- 菜园小记
- 谈朱自清的散文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长亭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