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7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分段、总结段意。
3.学习课文一、二段。
重点:
1.分段、总结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
难点:
了解地球有关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题意。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了<<太阳>>,知道太阳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再学一篇课文,也是讲和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地球。(单击课题)
2.理解题意。(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栏--问题1)
本文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二.默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释。(单击课前预习--字词学习栏)(生查后,师总结)
三.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问题2)
四.学习第一段。
1.理解词语。(单击课文分析--品句析段栏)
宇航员(图片)、遨游、遥望、晶莹透亮、水蓝、和蔼可亲、半径、一叶扁舟、很小很小。
2.理解句子。(单击热句)
(1)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子”和“摇篮”?在量词的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小?
3.总结。
这一段从三个方面介绍地球:一是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二是地球的大小。三是人类生活的陆地在地球中的比例。这一段主要是强调它的小,说明我们要更加爱护它。
五.学习第二段。
1.理解词语。(单击然词)
上帝的恩赐、甚至、再生、生态、基地、火星(图片)、月球(图片)。
2.理解句子。(单击热句)
(1)请找出第四自然段的关联词语,理解句与句之间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2)比较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a.……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了吗?
b.再说,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3)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问题4、5、6。
问题4: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
问题5:矿产资源为什么不能不加节制地开采?
问题6:人们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药品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3.小结:这一段从两个方面介绍地球的资源情况,一是地球的自然资源形成困难,如果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开采,资源必将越来越少。二是人类生活需要的某些资源本来可以不断再生,因为人类滥用化学药品,破坏生态,给人类带来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资源。
六.课题练习。(单击巩固练习--多音字--词语补充栏)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第三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
1.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重点:通过了解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应该精心保护它。
难点: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一、二段讲了什么?
2.思考回答课后第一题。
二.学习第三段。
1.理解词语。(单击课文分析--品句析段栏)
破碎、目睹。
2.理解句子。(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 问题7:课文哪些方面说明人类不要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小结:除地球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
三.学习最后一段.(单击热句)
(1)地球真的会“破碎”吗?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破碎”这个词?
(2)“别无去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如果地球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3)为什么要精心保护地球?(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问题8)
(4)小结:这一段说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四.总结课文内容和写法。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单击课前预习--答问辅导问题9)
2.课文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3.填空,理解课文各段和中心的关系.
(1)因为地球美丽壮观、很小,所以()。
(2)因为地球资源有限,所以()。
(3)因为地球资源可以不断再生,所以()。
(4)没有别的星球可以供人类居住,所以()。
五.漫谈体会。
学到这里,我们对地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地球、资源和人类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大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说说你看到或听到那些是破坏地球的行为,为什么?那些是保护地球的行为?
六.课堂练习。(单击巩固练习--辨字组词--选字填空栏)
七.总结。
1.学习了这一课,理解了地球和人类的关系,懂得了应该精心保护它。
2.学习这一课怎样围绕中心把意思说清楚。
八.布置作业。(单击巩固练习--练笔栏)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我心中的老师
- 我的英语家教老师
- 我的谭老师
- 我的老师
- 我的老师
- 我的新老师
- 老师,亲爱的妈妈
- 老师的性格
- 感谢您,老师!
- 英语老师我想对你说......
- 锛偭啃》蔷印
- 老师笑了
- 我的老师
- 她真是一位好老师
- 关于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定位问题的探讨
- 行为引导型教学理念在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 论师德的重要范畴——教育公正
- 以学生为本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 从《艺术课程标准》看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趋势
-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简论
- 用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浅谈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 文化·教育·现代化
- 四严三心,促使学生进步
-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 在虚拟的世界里,传递真实的人生
- 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 思想疏导--养成教育的重要环节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佳句赏析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法提示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提要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重点难点疑点精析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杂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句式变化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心思想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题解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导学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重点问题解析
-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 以大观小 以小窥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解读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