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2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
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
衰 绢 侨 眷
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
1.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2.小组讨论哪三件事?
(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
(2)发言。
(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
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
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
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
三.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祖国在我心中
- 祖国在我心中
- 教训
- “愁”
- 我家的小狗灰灰
- 假如我是妈妈
- 致汶川灾区同学们的一封信
- 《穷人》续写
- 我渴望地球上没有污染
- 初夏的早晨
- 一次有趣的班级活动
- 送伞
- 小区的花坛
- 告别思念
- 一堂紧张的班会课
- 从电影《2012》看美国传统价值观及文化
- 破产犯罪之立法研究刑法论文(1)
- 略论计算机网络犯罪刑法论文(1)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诵读经典美文 传承传统文化
- 死刑的司法现状及其展望刑法论文(1)
- 关于美术学专业生传统文化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数字动画创作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
- 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地方美术传统文化的传承
- 在美术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也谈刑罚目的刑法论文(1)
- 刑法解释体制研究刑法论文(1)
- 合同诈骗罪及其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刑法论文(1)
- 浅析周杰伦音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之美
- 数学美在传统文化中的体现及其教育价值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
- 《梅花魂》教学设计1
- 《少年闰土》教案3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
- 《梅花魂》教学设计2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1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2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1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2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1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2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3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1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