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4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过。

教学过程:

一、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设计: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观众听了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的“根据”就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怕诸葛亮呢?学习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

2、师生共同介绍《草船借箭》的有关资料。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迟延:拖延、耽搁。

才干:办事的能力。

委托:请别人代办。

调度:调动、安排。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2)读出最使你感动的课文内容。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2.自由朗读,学生自悟。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几个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讨论分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前后位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哪些词可说明并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3)默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4)讨论题,幻灯出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军交战必须用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

(5)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我们不仅对《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了解,而且对于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节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周瑜设计请诸葛亮造箭,他的阴谋诡计得逞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周瑜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从第四段中可看出。)

(二)学习第四段

齐读思考,幻灯出示思考题。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讨论:结果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从周瑜说“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丧、惭愧。)

(1)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神机妙算)

(2)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第三段)

(三)学习第三段

指读思考: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读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画在书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可以从这里看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幻灯,思考如下:

(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因为此时天色微明,大雾封江,可蒙住曹军眼睛,使之不明虚实。诸葛亮了解气象变化,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2.学习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计策,这样做有什么妙处?圈画出来。

(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这样布局?

(船停在既能受到射来的箭,又能靠大雾使曹军看不清虚实,“一字摆开”是为了受箭面积大、数量大。擂鼓呐喊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曹操。)

这说明诸葛亮熟知地理,于大雾中能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2)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明虚实之前,不轻易出击,只会放箭压阵,说明诸葛亮知己知彼。)

(3)观察挂图,鲁肃和诸葛亮的表情一样吗?说明什么?

(说明诸葛亮对借箭胸有成竹。)

(四)自学第二段,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

2.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之事。

(1)诸葛亮了解鲁肃的为人,忠厚老实,料定他不会泄露机密,可见诸葛亮知己知彼。

(2)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船用青布幔子盖起来说明谋划周密、巧妙。

3.默读全文,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反映他什么特点?

(因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所以借箭成功。反映了他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五)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作者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

2.作者在几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上既鲜明又形象,这是为什么?

(1)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2)因为作者抓住了几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动作不同体现出人物性格各异。

3.由以上可知,在写作中应怎样刻画人物?(抓住人物特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们写作中不能缺少的。)

(六)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各是什么样的人?

2.为什么同学们对这个故事这么喜欢呢?

(教师总结注意引导学生对曹操、周瑜两个人物的正确评价及认识,使学生知道他们俩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并不是所谓的坏人,另外强调写作时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

(七)布置作业

1.复述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附: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风有颜色
信鸽和大狗
我学会了包水饺
放烟花
王刚变了
“游山玩水”记
美丽的秋天
可爱的我
放羊记
秋游
家乡的春节
当老师
参观科技馆与自然馆
夜姑娘的魔棒
第一次买青菜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500字
大三党员入党思想汇报1000字
进行自我剖析的入党思想汇报2000字
在职预备党员思想汇报
学习两会的思想汇报例文范本
业余时间在党校学习的思想汇报
全心全意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入党思想汇报
大学学生干部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小组长入党思想汇报
三顾茅庐读后感800字高中范文
2011年8月份最新入党思想汇报
进行党课学习后的入党思想汇报
普通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汇报范文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思想汇报
关于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汇报
水文化与环境照明
深圳文化中心全年冷热工况模拟分析
基于OrCAD/PSpice9的电路优化设计
实施绿色奥运 推动绿色照明
耐火电缆与耐火封闭母线的选用
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
CCW
电气设备机房的电涌防护
热电冷联供应用于住宅的经济性分析
新型高压交流自动空气分段器的应用
浅谈未来电能质量国标发展趋势
住宅电气设计浅谈
布线新主张—自动布线系统
入世后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应对措施
电能表的现场检查办法
《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
《北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北京》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四
《北京》综合资料
《北京》教学设计之五
《北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北京》第一课时
《北京》教学设计之七
《北京》教学设计之四
《北京》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