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一文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
翻新时间:2022-09-06
《凡卡》一文的逆向思维教学设计
小语第十一册10课《凡卡》,主要写9岁的凡卡在城里当学徒,忍受不了“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写信给爷爷,哀求他带自己回去的事,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白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文章最后写道:凡卡把一封没贴邮票,没有写清地址的信寄出去后,满怀希望做了一个甜美的梦——梦见爷爷坐在炕上念他的信。这种结尾暗示凡卡的爷爷将收不到他的信,所以他的愿望只不过是个美丽的梦,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他的信,他的悲惨命运是否就可以改变了呢?为了深化主题,使学生更深刻了解文章的内容,我逆着文章思路,给同学们留了个想象性作业:凡卡的爷爷收到信以后……
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说:“凡卡的爷爷收到信之后,非常伤心,恨不得立刻把凡卡带回来。可是,自己一日三餐都吃不饱,又怎能抚养凡卡呢?再说,城里那么远,自己连张车票都买不起。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没有去带凡卡。凡卡在日夜翘盼之中被吝啬狠毒的老板夫妇折磨而死。”还有的同学写道:“凡卡的爷爷看了信之后伤心欲绝,总以为去城里当学徒可以改变一个命运,没想到凡卡更加孤单可怜。他不顾一切来到城里把心爱的小孙孙带了回来。可哪来生活来源呢?最后,爷孙俩都活活地饿死……”
通过这种逆向思维,深化了文章主题:不管爷爷是否收到信,凡卡的悲惨命运始终得不到改变。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在白俄时代穷苦人民是没有生路的。通过和自身生活对比,激发了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和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所见
- 玩
- 我和你
- 冬
- 课间十分钟
- 修复QQ软件
- 新的洗衣机
- 艰苦的胜利
- 读《卖火柴的女孩》有感
- 我爱小草
- 一次催我上进的表扬
- 秋
- 又喜又恼的春雨
- 春节的喜怒哀乐
- 饺子
- 谈《四库全书》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 作为思维方式的“无为”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重新解读孔子的仁
- 儒家修养论今说
- 儒家节欲观的现代意义
- 中华文化的元色是兼容
- 宪法统治时代的开始?
- 汉字起源于中东——兼论甲骨文起源之文化读解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 中西方侠文化对比
- 论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司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4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4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6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2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3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3
- 《草虫的村落》A、B案 1
- 《草虫的村落》A、B案 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5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2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5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1